支部领办 抱团致富
本报记者 王海春
10月16日一大早,新沂市高流镇老范村党支部书记孙高扬就在会议室张罗,全村的党员干部以及部分群众陆续到来,大家一起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
老范村地处丘陵岗地,曾几何时,老百姓称之为“穷山恶水一大怪,石头多的满村寨,不能吃来不能卖,耕种减产真无奈”。种植传统作物小麦、玉米遇到干旱年份基本绝收,遇到风调雨顺,收成不到人家的一半,大部分村民选择外出打工。
党支部一班人下定决心,带领村民从沙土地里“淘金”。村干部北上山东、南下无锡考察,发现水蜜桃是个发家致富的朝阳产业。一开始只是少数的党员干部带头种植,大部分的村民都选择观望,2016年7月,村党支部决定领办成立新沂市苏桃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党支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党员带头的作用,土地流转从零散式种植向规模化种植转变、对接市场的优势,带动205户100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实现抱团发展,大大提升了市场竞争能力,有效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范北峰是最早的种桃人之一,远近闻名的水蜜桃种植致富能手,是新沂市桃农协会副会长、水蜜桃产业的带头人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一人富不算富,我要充分发挥优势带领乡亲们一起富。”范北峰说。
和村里很多人一样,范卫中高中毕业后,辗转到了浙江温州,在一家服装厂过着“两点一线”的打工生活。离乡,是为了挣钱;回乡,是因为“看到希望”。现在,范卫中几乎每天呆在自己那85亩桃园里管理桃树,有合作社不愁销路,每年纯收入50万元。“我更加坚定了在家乡创业的信心。”范卫中告诉记者。
如今,老范村水蜜桃产业种植面积超1.2万亩(其中村外承包面积70户3200亩),年销售额超1亿元。近年来在国家、省果品大赛中,老范村数次获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依托党建+村企联建,摸索‘企业+股份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建设标准化低温冷榨工艺核桃油加工生产线、水蜜桃深加工生产线、水蜜桃匠艺工坊等,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开启乡村振兴‘加速度’。”孙高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