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区桃园街道 十年嬗变 书写现代版“桃花源记”
本报记者 颜子舒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代表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我市西部城区,就有一个现代版“桃花源”——泉山区桃园街道。十年嬗变,激荡前行,桃园街道在自我突破、蓄力求变中展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新面貌。
行驶在桃园街道各条路段,只见两侧开阔明朗,车辆停放规整有序;城中村区域,房前屋后的杂物被清理一空,街道干净平整,曾被村民占用的公共区域由菜地变成停车场、休闲场……来到桃园街道,不少人都会感叹:这里的颜值和内涵都提升了不少!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对桃园街道而言却是关键十年、黄金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该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服务中心大局,提振综合实力,聚焦民生福祉,让和谐、文明、幸福点亮桃园底色。一幅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人居环境焕发新颜、社会事业欣欣向荣的高质量发展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治环境 桃园深处宜人居
走进桃园街道西村社区,党员中心户孔庆美身着红马甲,在街巷中巡查。谈及十年来社区环境的可喜变化,作为社区老居民的她很有发言权:“以前社区很多公共区域被大家用来种菜、堆东西,经过人居环境整治,陆续归还给集体。现在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大家都体会到环境整治提升的好处了。”
由于地处城乡接合部,曾经的桃园街道公共基础服务设施落后,道路破损严重,环境面貌差。近年来,该街道以泉山区加快西部城区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把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街道建设相结合,累计投入资金2.7亿元建设5条道路、新建1个绿地广场和二类公厕9座、改造地下污水管网,辖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居民精神面貌明显提升。特别是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桃园街道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的一大抓手,以居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居容居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推行“四三四”工作模式,切实巩固整治成果,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宜居环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今年6月,历时10个月的桃园街道西村、南村、东村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工。铺设主管网,雨污分流一步到位;三网入地,消除横七竖八的“蜘蛛网”;施划停车位,让停车规范起来;西村建设2000平方米休闲广场,南村建设800平方米休闲广场……面对焕然一新的小区环境,居民们喜笑颜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桃园街道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全街道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覆盖率80%,公厕建设和旱厕提升覆盖率100%,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道路硬化和街头绿化覆盖率86%,辖区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人居环境改善,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逐渐提升。
重文明 精神风貌展春风
昔日污染堆场,今朝精美游园。两年前,桃园街道街头小游园“好人广场”正式投入使用。走进好人广场,眼前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坪,香樟树、紫叶李、月桂、紫叶石兰等50余株各式绿化植物次第排列。休闲健身广场,各类健身器材可供居民使用。景观石上刻写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好人广场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桃园街道党工委以党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以党建工作的“软实力”成为基层发展的“硬支撑”。在党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工作中,桃园街道改变以往社区“单一化”工作开展模式,通过新建党建文化广场、社区法治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网格化三站合一等阵地,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协商议事会等服务平台,实现阵地、队伍、平台、机制等多方面融合。利用“全区域”平台不断推动“党建+项目”出特色、见实效,通过深化“1+X”党建联盟,推进各社区与辖区党建单位共驻共建、互联互通。
桃园街道着力构建“网格化”领学、管理、服务模式,形成“党支部+网格员+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网络,将支部建在网格上,一“网”兜起大小事。在辖区7个社区中包挂联系872名党员,覆盖群众11602名,真正把党建延伸到各个细微之处。在西村社区,每个党员中心户家中均开设“红领网格”远教点,对党员群众进行“面对面”“菜单式”培训,形成支部带头学、网格员指导学、党员中心户身边学的教学方式,成为社区党员群众的学习加油站。在临黄社区,党员干部由以往“坐着听”转变为“走出去”,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建社区微家,和居民线上密切沟通,线下“跑腿”相助。
街道每年举行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利用道德讲堂开展巡回宣讲,宣传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道德模范、身边典型。目前,桃园街道共拥有45支志愿者服务队,包括西村社区的“和风”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孝”敬老志愿者服务队、“和汐”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南村社区的“旭日”党员志愿服务队、“暖阳”敬老志愿服务队、“温情”巾帼志愿服务队等。
活经济 筑巢引凤促发展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最终还是要落到促进经济发展上。“感谢企情联络员,仅用10天就把我们企业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都办好了。”徐州市凯旭钢结构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凯和对桃园街道办事处企管办工作人员说。这是桃园街道结合企业办事“零障碍”工程,创新打造的“企情联络员”品牌。其主要职责是心系企业、服务企业,以企业的需求为第一信号,急企业之急,帮企业之需,转变工作作风,为企业排忧解难。
近年来,桃园街道依托泉山经济开发区,全面掌握重大产业项目情况。根据辖区“一园区+两市场”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实施精准招商,推动楼宇经济与商贸产业互促并进,大力引进具有一定技术、规模和品牌等资源优势的企业入驻街道园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近两年,经过以商招商、举办招商座谈会等多种举措,顺利引进“贸易企业”项目3家、“四新”项目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招引3家,科小入库15家,新增万人发明专利12件,新授权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80件,楼宇企业入驻达155家。通过培育、帮扶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仅推动了辖区企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了动能转换,而且产业结构、布局更趋合理,充分体现了营商服务的“含金量”。发挥“执法+服务”职能,开展“惠企纾困”专项行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采取细致、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为广大企业排忧解难,营造更优营商环境,使落户企业能够在桃园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发展壮大,使桃园成为企业家们共同的家园。
十年步伐铿锵,更加砥砺奋进。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桃园街道将继续发扬“登高望远、勇毅精进”的泉山精神,时刻保持有分必夺的志气、有旗必扛的勇气、勇争第一的豪气,以不达目标不罢休、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决心和毅力,勇挑重担、勇扛重责,务实落实、敢为善为,全力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