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全力补齐“看不见的短板”

2022-10-14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磊
2022-10-14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国庆节前,劳动巷积水点治理工程竣工。 本报记者 周杰 摄

本报记者 吴云

“去年夏天淹了4次,今年只有7月30日大暴雨那天淹了1次,1个小时后水就下去了。当时莲花井巷清淤工程已经结束,劳动巷积水点治理还在进行中。你们是真心为民办事!”10月11日,云龙区莲花井巷几位业主代表将一面锦旗送到徐州市水务局。国庆节前,莲花小区附近积水点治理工程正式竣工。

9月15日举行的市区易淹易涝积水点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上,市委书记宋乐伟指出,易淹易涝积水点治理事关群众利益、城市形象和干部作风,是必须解决的突出民生问题,必须补齐的城市功能短板,也是检验作风提升成效的重要标尺。各地各部门必须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处处淹不得”的责任感和“一刻等不起”的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补齐藏在城市地下“看不见的短板”,以“敢为善为、务实落实”作风打好易淹易涝积水点治理攻坚战。

殷庄路正在铺设雨水管道、老房亭河强排泵站已经建成、新华阳光片区增设了挡水坝……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市多个积水点治理工程正在紧张推进中,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件接着一件办。

治理,紧锣密鼓

10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莲花小区。小区南侧的莲花井巷车水马龙,每隔一段距离都安装了新的雨水窨井;东侧的劳动巷焕然一新,沥青路面上不时有车辆平稳驶过。莲花小区43号楼就夹在这两处新近竣工的积水点之间,处于整个小区最低洼的地方,已被积水问题困扰20多年。

这是一栋50多年的老楼,以前每次暴雨后院内都会有积水。住在一楼的何桂英在门口砌了一道20多厘米高的“挡水墙”,但如果降雨量大些,雨水就会漫过“挡水墙”溢进屋里。同样住在一楼的八旬老人潘兆英指着外墙上的水印说:“去年夏天我们楼一共淹了4次。只要下暴雨,我们就一夜不睡觉,把地上的东西都搬到床上、桌子上去。外面巷子里积水齐腰深,积水没有七八个小时都下不去。”

了解这一情况后,今年五、六月份,市水务局牵头相关属地及部门召开现场会,研究制订莲花井巷、劳动巷片区管网检查疏通、修复完善方案。莲花井巷和劳动巷先后开始进行积水点治理,让居民看到了希望。

莲花井巷积水点治理施工方负责人李利介绍,工程主要是对莲花干沟进行清淤,共投资60万元,6月份开始动工。因为位于居民生活区,不能截流管网也不能开挖路面,只能依靠人工清淤,工人们下到两米多深的窨井里,用铁锨和铁桶一点点往外清。淤泥最深处达1.8米,中间还混有石头。700多米长的路段一共清出600多方淤泥,工期长达54天。

国庆节前竣工的劳动巷积水点治理,总投资约450万元,由云龙区城管局负责实施。原有排水管道直径只有40厘米,改造工程中在对原有管道进行疏通的同时,又新铺了一条直径60厘米的排水管道。

云龙区鼓旅路上,积水点治理和雨水分流工程正在同时进行。这个积水点周边有云苑路小学、乔湖农贸市场和保利鑫城等居民小区。因道路地势较低,且未实施雨污分流,受上游高水低压、下游顶托等影响,雨量较大时积水严重,对周围居民交通出行造成极大影响。

“为有效解决彭旅路片区积水问题,我们在老房亭河新建了一座强排泵站,设计流量为每秒0.5立方米。高于设计水位时,泵站将自动启动进行强排。同时结合水环境治理,新建污水管网510米,解决该片区雨污混流问题。”云龙区农业农村水务局执法防汛科科长赵德斌介绍,彭旅路积水点治理工程计划10月底前完工。

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针对去年排查的情况,今年我市共实施了59个积水点综合治理工程,目前竣工54个。

顽疾,再下“猛药”

徐州老城区地势四周高、中间洼,水系复杂,部分排水设施建设年代早、标准低,容易造成城市内涝。近年来,徐州相继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达标区建设、奎河综合整治和片区雨污分流改造等工程项目,城市排水有了一定改善,排水管网主框架正在加快搭建,重点片区的排涝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不过,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排水管网建设和管理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一些老小区一下大雨就淹。

今年59个积水点的治理,仍然解决不了问题。顽疾还需猛药医。

8月13日,市委书记宋乐伟专题调研中心商圈积水问题并召开座谈会,对切实做好积水点治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9月14日,徐州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原则同意《徐州市区积水点治理实施方案》。在59个积水点综合治理工程的基础上,又将175个积水点列入治理工程,总投资约22.2亿元,到2024年年底将基本完成市区积水点治理。

按照《徐州市区积水点治理实施方案》要求,到2022年底,市区范围内积水点消除率达20%。在居民的满心期待中,家门口的积水点一个个排入了治理计划,多项工程正在火热进行中。

鼓楼区孟家沟小区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排水管道年久破损、淤泥堵塞,逢雨必淹。前些年,一楼居民无奈统一把电表改装到了二楼。经过加班加点治理,目前该小区内部管网清淤已完成,海鸥路排水沟内新建了一道内径1米、长76米的排水管,还将建设一座节制闸。

殷庄路积水点正在铺设雨水管道,现在殷庄路以东已埋设138米,建了5座检查井,殷庄路以西已埋设200米,建了7座检查井。

“最近我们对孟家沟小区、殷庄路积水点治理工程增加了机器和施工人员。如果下一步路面挖掘手续办理顺利的话,这两项工程预计11月底能够完工。”鼓楼区农业农村水务局水利工程处副处长邢海涛告诉记者。

泉山区则将积水点治理当作“头号民生工程”来抓。截至10月13日,已有光荣巷小学、第五干休所、新华阳光片区、新淮海路与纵一路交会处等4个积水点竣工或在收尾阶段;三环南路徐州工程学院、段庄派出所等6个积水点治理方案即将出炉,近日即可开工。

重任,检验作风

当前,我市正在开展“敢为善为、务实落实”作风大提升行动,积水点治理也成为检验干部作风的标尺。

新排定的175个积水点中,鼓楼区有28个,孟家沟小区和殷庄路两个积水点正在紧张施工中,其余26个积水点也在完善方案。按照“以点带片、点面结合、片区联动”原则,到2024年汛期前,将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底线思维,全面补齐短板弱项,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做好易淹易涝积水点治理工作,确保城市有序运行、平安度汛。”鼓楼区农业农村水务局水利工程处副处长邢海涛说。

云龙区对20个积水点实施“一点一策”,邀请专业公司对方案进行设计,由区领导包挂,推进责任单位有序实施。“前期方案必须要做好,我们请设计公司到现场摸点、勘探、论证,彻底分析积水原因,找出症结,并充分考虑道路上下游管道、标高和地势等因素,不能为了快而快,每个积水点治理都要制订一套详细的方案。”云龙区农业农村水务局副局长丁彬表示。

“我们泉山区一共23个积水点治理工程,计划在年底前完成10项,明年汛期前全部完工。区里成立了易淹易涝点综合整治指挥部,制定机制,明确责任,以最强力量、最优方案、最快速度做好这项工作。”泉山区农业农村水务局副局长王洪开深感重任在肩,他说,积水点治理是良心工程,每个工程相关信息都会进行公示,请老百姓进行监督。

市住建局对市区1518个居民小区、主城区320个在建工地和16个直属公园等重点区域,着重检查排水系统运行、挡水能力和防涝措施落实情况,分级分类建立台账和信息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零遗漏。

“市区积水点治理,考验的是城市治理能力。我们将全力以赴坚决打赢市区积水点治理攻坚战,以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徐州市水务局局长杨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