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唱响新时代劳动者之歌

2022-10-13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2-10-13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产改工作持续提升广大产业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守护好阵地,服务好职工。

本报记者 段小凡

劳动的足迹,在彭城大地上留下深广的印记;奋进的脚步,在时代画卷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十年,历史一瞬,岁月千重。全市工会团结动员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踏浪而行、逐梦而歌!

坚持党的领导,唱响引领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奋进之歌;

扛起使命担当,唱响动员职工推动发展当先锋、做示范、走在前的光荣之歌;

促进共同富裕,唱响增强职工共建共享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温暖之歌;

深化改革创新,唱响依靠职工凝心聚力破难题、抓重点、增活力的使命之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徐州市总工会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持续推进“政治方向更加坚定、助力发展更加有为、维权服务更加精准、改革创新更加深入、基层基础更加扎实”五个徐州工会建设,为服务徐州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思想引领 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听了这堂思政课,让我受益匪浅,我要弘扬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做到知行合一,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这是新沂一线职工代表王晴的感言。

9月8日,徐州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授为新沂一线职工代表上了一堂主题为《奏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强音》的思政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今年以来,为帮助更多职工和青少年扣好人生“扣子”,市总工会精心组织“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企业”系列宣讲报告会,邀请多位劳动模范、专家学者等开展主题宣讲。

时钟回拨。2019年5月16日,全市劳模先进事迹宣讲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会在贾汪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礼堂举行。 贾汪专场,孟庆喜、马静、闫振、聂建军4名劳模先后登台分享了工作中的点滴故事与心路历程,讲述了各自对责任的理解、对奉献的诠释,生动再现了他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

“榜样就在我们身边!一次次的交流学习和思想碰撞,让我深刻了解工会人学习、奋斗的动人故事,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这是市总工会一名年轻机关干部的感言。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工会举办“工会干部大讲堂”特色学习活动,市总工会机关干部分享个人成长故事。

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十年来,市总工会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等,先后组织开展 “中国梦·劳动美”“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企业”等系列活动,举办“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砥砺前行永续初心”红色经典诵读、“唱党歌、颂党恩”全市职工红色歌曲大赛等活动,激发职工群众爱党爱国热情,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动员职工 扛起建功立业的使命担当

“万邦医药产改工作推进过程中,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实现员工、企业、政府多方共赢的成果……”近日,在全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专题培训班上,来自全市各地的近200名学员分享了这一产改经验。这是徐州不断优化产改服务、扎实推进产改扩面提质增效的一个场景。

近年来,市总工会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责任,坚定扛起全省产改全面试点城市重任,协调有关部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每年确定一批重点改革单位和改革项目,着力提高产业工人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和技能素质,动员职工扛起使命担当,为徐州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建功立业。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在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引领基础上,市总工会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和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今年4月底举办的全国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我市以全省最多的36名工匠和50项创新成果参展。

同时,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抓手,通过大力选树劳动模范、寻找“最美产业工人”、举办工匠故事宣讲大赛等,努力营造尊重劳动、争作奉献的良好氛围。

从推进产改扩面提质增效到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再到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一系列务实举措,渗透着市总工会对产业工人技能素质的培养提升,激励着广大职工在徐州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新征程上贡献力量、展现风采。

情暖职工 办好职工群众维权服务实事

“从申请到放款一周时间,50万元贷款下来之后,我们做了两个这样的高标准的温室大棚,‘工惠贷’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今年42岁的佟艳敏,是徐州经开区大黄山街道狼古墩村一家火龙果采摘园的负责人。2014年,佟艳敏开始尝试种植火龙果,当时的大棚种植面积只有6亩地。2019年底,了解到徐州“工惠贷”项目后,佟艳敏提交了50万元贷款的申请,用于扩大规模。“一周的时间就把‘工惠贷’贷到我们手里。”

在徐州“工惠贷”项目的帮助下获益,佟艳敏并不是个例。徐州“工惠贷”以离岗创业或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企业创业职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逐年加大放贷及担保力度,覆盖面日益扩大。截至今年8月,累计为435家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超2.05亿元,促进稳岗就业7600人,补贴利息或保费497万元,连续两年列入市为民办实事项目。

“工惠贷”是徐州工会持续开展“当好娘家人·情暖职工心”为职工办实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总工会围绕 “关爱帮扶、素质提升、就业创业、普惠共享、阵地优化”五个方面实施一批实事项目,不断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

在助力职工学历技能提升方面,共计培养3000名品学兼优的职工大学生。

在扩大“惠工保”职工互助保障计划方面,在保职工22.66万人,年净增职工1万人以上,2021年向7697人(次)职工发放互助金901万元,向全市3031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健康体检,为4500余名产业工人赠送职工互助保险。

此外,市总工会联合人社、法院等建立劳动关系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开展劳动关系纠纷裁前、诉前委托工会调解,组建职工维权律师服务团,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等服务。2021年,市、县两级工会办理劳动争议调解案件1373件,调解成功率85%以上。

多年来,徐州市总工会还积极推进职工服务阵地融合发展和赋能创优建设。全市建成党工服务中心288家、职工服务中心(站)196家、户外劳动者服务站544家、女职工康乃馨服务站63家、职工书屋628家,职工服务平台阵地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向职工贴近。

用非常之力,竟非常之功,这些举措彰显了市总工会对办好职工群众维权服务实事的坚守。

凝心聚力 推进工会工作不断改革创新

“我们经常风里来雨里去,现在找到了‘娘家人’,就觉得有归属感了。”9月14日,德邦快递公司车队司机周远航来到徐州经开区大庙街道市民广场,代表徐州经开区同行参加快递公司车队司机集中入会仪式。

这是市总工会推进工会工作不断改革创新的举措之一。近年来,市总工会积极探索适应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不同职业特点的建会入会方式,通过单独建会、联合建会、行业建会、区域建会等多种方式,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业(区域)工会组织28家、覆盖单位646家、入会3.05万余名。

“原来每年一到困难职工材料年审就得跑好多趟、盖好多章,自从工会建了智慧平台,网上直接就办齐了,变化太大了!”说起工会网上服务,困难职工康成章颇有感慨。

面对工会工作对象更加多元、工作领域更加广泛、工作标准更高的新形势,市总工会主动适应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精心打造“徐州工惠”智慧服务平台,开展会员享福利、免费乘地铁、互助保障伴你行等网上普惠服务100余场次,受到职工群众广泛欢迎。

除此之外,市总工会深化工会工作机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发工会代表、委员线上履职平台,建立“市总工会—代表团—委员—代表”四级联络体系,推行微网格、微心愿、微服务、微协商、微榜样“五微联动”工作法,构建起“365”常态化履职机制,实现了信息“一屏掌握”、建言“一键智达”、服务“一网联通”。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

十年来,市总工会依靠职工凝心聚力破难题、抓重点、增活力,推进工会工作不断改革创新。

十年耕耘,硕果累累;展望未来,笃行不怠。“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深入贯彻市党代会精神,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奋力谱写徐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工会力量。”徐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子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