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策“点睛”宜居田园
|
本报记者 杨波
农家小院,怡然自得。秀美乡村,稻谷金黄。在持续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贾汪区塔山镇迎来了金秋十月。从运河两岸是我家的悠悠乡愁、百姓大舞台的好戏连台到幸福小院助餐飘香,塔山镇充分挖掘、突出各村特色,一幅村净、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缓缓铺开。
镜头转回到2022年1月,塔山镇人大工作会议召开。会上,人大代表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等一系列意见和建议,镇政府认真听取、吸纳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制定了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清单。69名镇人大代表采取票决的形式,确定了10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其中人居环境整治工程被列在了首位。2022年7月,镇人大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全面视察,镇政府针对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落实情况进行了重点汇报。“党委领导、人大决定、政府实施、代表监督、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为塔山镇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高效、有力的保障。
融入乡村文化 用好公共空间
大阚口村是阚口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塔山镇东北部,京杭大运河不牢河段将其一分为二。“不牢河水碧波荡,小船划到河中央,撒开一张捕鱼网,捕得鱼儿满船舱”。10月2日,记者在大阚口村宣传栏上看到,一幅手绘图生动地记录了大阚口村祖辈们生活场景。得知村里人居环境整治需要挖掘乡愁文化时,今年78岁的村民阚守英创作了4首顺口溜,描绘了村民生产生活变迁的场景。而在大阚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蒙童小课堂、文艺活动室和书画室更是用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彰显着这里的乡村文化。
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大阚口村还合理利用整治出的公共空间,因地制宜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公园,为百姓提供更多便利及实惠。走在大阚口村,房屋整齐有序,道路平坦整洁,村中一块公共空间引人关注。据了解,这里曾是村里最低洼的地方,杂草丛生。经过治理后,这里变成了真好“阚”密植园和有“口”福小菜园。“我们聘请有经验的村民打理,种出的花草、蔬菜供村集体和村民使用。”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李缝伟介绍,“我们还发动村民,做了一些小景观,搭建了田园诗小棚。现在这里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
提升农民福祉 激发参与热情
在村容村貌整治过程中,塔山镇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成为农村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
红瓦白墙的两层小楼,在金色稻穗的掩映下,田园风光美如画。“从这个角度拍最好看。”在塔山村小刘庄村民李侠的指引下,记者在村口的大路边拍出了一幅小刘庄美照。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让村民练就了“火眼金睛”。美在何处?差在哪里?每家每户都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其中。
走进小刘庄自然村,你既能感受到和大阚口村一样的整洁有序,又能一眼看到这里的特色。在村广场东头,建有一座青瓦白墙水泥台的“百姓大舞台”。“这是百姓展示自我的舞台,也是我们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最好的平台。”区人大代表、塔山村党支部书记赵德作表示,“我们倾听群众的呼声,建了这个百姓大舞台,没有参与门槛,有才你就来,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形式,实现真正的自娱自乐,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事关农村生活条件改善,事关农民福祉提升。同为塔山村自然村的赵庄村,则在治理过程融入了对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考与尝试。该村推出的“幸福小院”成为周边乡镇邻里间的热门话题,这里的助餐服务尤为引人注目。幸福小院包括互助厨房、浴室、洗衣房、理发室和文化活动室等5个功能室,主要为村里低收入、困境儿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各类文化和生活服务。幸福小院今年3月初建成,运营不到一个月口碑就传开了。周边一些不在父母身边的子女,甚至想通过赞助或者捐款方式,让父母加入幸福小院。对此,赵德作表示:“作为基层的人大代表,我们就是要摸清群众想什么,努力把群众的愿望变成现实。这个小院的背后,其实是探索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大课题。”
评选干净人家 养成文明习惯
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检查和评比,培养群众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是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深走实的保障。
彭楼村小金庄村共有432位村民。今年7月,小金庄村以“整洁有序习惯好 文明程度大提高”活动为契机进行宣传引导,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累计1200余人次参与其中,村庄环境有了质的提升。
小金庄村的变化,还来自易实现、可追赶的评比。“五星级干净人家”评选的开展让村民热议不断。镇人大代表、彭楼村村民张俊俊介绍,“五星级干净人家”评选,对村民触动很大,在村宣传栏张贴评选结果时,很多村民都来围观。“评上五星级的家庭喜上眉梢,排名靠后的家庭想要追赶。‘五星级干净人家’评选,不是看家庭条件好不好,重点要看是否达到五个测评指标。我们每个月评选一次,并重新挂牌,引导村民将好的习惯保持下去。”
塔山镇党委书记贺广久表示:“塔山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凸显了民生事项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的转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努力推动民生实事工程由‘党委政府唱主角’到‘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评’的转变,切实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