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为城市发展腾出新空间

2022-09-30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2-09-30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骆耀明

2020年8月30日,有着80多年历史的大郭庄机场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现役。

9月1日,几千名中学生高高兴兴地走进徐州一中新校区,迎来了崭新的学习生活。

很多市民不知道这两件事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为了这一天,一些人等了几十年,一些人忙碌了十几年。要想知道为什么,还要让时光倒流到2008年初的一天,让我们从头说起。

谋篇布局

“你听说了吗,机场快要搬走了?”

2008年初,家住大郭庄机场附近的居民争相传递着这样的消息。

2008年1月18日,市政府印发《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徐州市机场迁建领导小组的通知》,正式成立徐州市空军机场迁建领导小组,专职负责机场迁建工作。

如果说2007年是最初的动议,那么,2008年可以说是机场迁建元年。徐州城建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件大事从此拉开帷幕、布局未来。

大郭庄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下河头社区党总支书记郭新建从小就生活在机场旁边,他说,因为在机场旁边不能建高楼、不能建厂房,经济发展不起来。居民生活也受到影响,居住的大多是低矮的平房,道路、供水、排水、供气都不畅。“机场搬迁说了不少年,听说政府正式出台文件,大家都非常配合。”

机场搬迁以后,机场周边的上河头、下河头、李庄三个社区及狮子山社区的一部分,共4267户居民全部搬迁,1.5万余人乔迁新居,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委、市政府决定机场迁建还有诸多原因。一是机场在新老城区中间,隔断了新老城区之间的联系,影响了城市一体化规划;二是机场搬迁从根本上解决了噪声问题,提高周边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三是机场搬迁后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将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四是新建机场,改善机场条件,有利于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五是进一步融洽军政军民关系。

攻坚克难

2022年9月16日,在何桥镇宗庄村何东安置区的一个休闲长廊里,十几位老人正在打牌、聊天。这里的居民都是从8公里外的地方拆迁安置来的。

85岁的孙贤明老人告诉记者,在原来的村子住了一辈子了,刚开始说搬迁的时候,一些老人还不太愿意,毕竟故土难离。“我是党员,国防建设需要咱搬家,咱就要带头。”

79岁的王大新老人接着说,刚搬来的时候真不大适应,老想着家里原来的样子。现在住习惯了,楼房建得宽敞漂亮,水泥路、花园、广场、路灯,哪一样都比原来强。“我们几个老人常开玩笑说,咱现在住的地方就是‘人间天堂’”。

庄里寨村党支部书记张新河说,为了让村民对新家有充分认识,安置房采取“先建后拆”的方式,从2014年开始,从选址、基建到配套设施等各个环节都由村民监督,建房子的时候,村民都是三天两头跑来看进度、看质量。

2020年8月6日,庄里寨村下辖两个自然村1200户居民集中搬迁,大家恋恋不舍地在家门口合影留念,浩浩荡荡的搬家队伍非常壮观,“舍小家,为国家”等标语口号述说着群众的家国情怀。

为了建设新机场,共有19个村庄的3000多户1万多名群众异地安置,共建设安置房60万平方米。

机场迁建,从项目审批到机场建设的各个环节,历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都从讲政治的高度亲自挂帅,靠前指挥,为项目快速有序推进,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

市机场迁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蒋凯南这样说,机场成功迁建,是全市各个部门和相关地方积极配合的结果。迁建机场是徐州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事业,单靠哪一个部门是难以完成的。

在迁建过程中,各地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是重要基础。市发改、资规、交通、住建、水利、环保、财政、新盛集团等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全过程参与;铜山区各级党政组织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克服困难,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可以说,是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了机场迁建任务。

未来已来

相比国内一些城市的新城区高楼大厦林立,徐州新城区建筑都比较低矮,缺少现代化大城市的气息。主要原因就是徐州新城区在机场净空范围之内,有限高的要求。机场迁建,将为新城区建设增添新的空间。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处负责人说,大郭庄机场位于新老城区之间,是一个“割裂的城市孤岛”。机场迁建以后,为徐州城市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大郭庄片区处在新老城区之间,面积约14.95平方公里,是现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范围内的“留白地区”,按照徐州“东进南扩、北优西融”的发展方向,该片区位置逐步趋于徐州市区的几何中心。

结合城市发展目标,下一步该片区将重点打造成为城市中央活力区、新老城区双心之间的重要极核,淮海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集聚区,成为推动我市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徐州也将从双心时代迈向一核双心的新时代。

规划后的大郭庄片区集“新经济、新梦想、新客厅、新建筑、新生活”为一体,打造活力多元、山水型的特色区域性中心,构建“山、水、城”之间的有机联系。遵循自然天地格局,以大生态、大格局引领大未来的思路,重点考虑了该片区的山水特征融合、功能联动、风廊构建、水系联通、核心及门户地段空间打造等多方面的重塑与优化。

在尊重自然山水肌理的同时,考虑到对城市未来发展空间的预留,片区内最终形成“机场保留区、混合社区、未来城市生活主题实践区、区域性综合商务区、城市型科教创新区、故黄河文化片区及战略留白区”等七大特色功能区联动的空间布局。

虽然一切还在规划之中,但是,在故黄河畔,一块写着“大郭庄片区改造,城市更新重要项目”的指示牌高高耸立,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美好憧憬和无限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