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党建引领促发展 百年名校奏华章

2022-09-29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2-09-29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盛开的紫藤花下,校长孟敏和公园巷的孩子们在一起。
花开公园,向阳生长,公园巷学子未来无限。

本报记者 李小委

徐州市公园巷小学是一所历史名校,始建于1910年,传承徐光启“博爱济世、教育为公”的文化思想,隐喻百年公园“以生为本,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一代代沉思力行的公园人始终与教育改革保持高度同步的自觉与自省,始终秉持“求真 崇善 爱美”的校训,培养一批又一批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公园学子。

党建引领推动思想道德建设

公园巷小学认真贯彻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党支部书记、校长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旗帜鲜明地站在第一线。

学校把党建工作融入到立德树人和教育长远发展上来,拓展延伸教育教学内容,通过红色引领、典型示范、情景体验等,把思想引领融入课堂,培养师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了“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寻找身边的榜样”等系列活动,积极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学生颜闻达曾作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面对面采访两会代表。

公园巷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孟敏在徐州马克思学说研究小组成立旧址革命纪念标志碑前为青年教师上党课,为少先队员讲党史,还多次邀请特级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为全体教师宣讲师德师风、弘扬学校红色历史,激励教师们不忘初心、展望未来;省优秀共产党员董书繁老师从2008年起坚持爱心公益活动,用爱与坚持感染身边的人,带动校干、党员、家长和学生投身公益事业。今年,董书繁入选2022年度第一、二季度徐州好人候选人;“公园名师”王丽丽、关群、董秀梅等三位老教师的事迹刊登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青年教师李波等带领班级队员开展“走进红色故事,厚植家国情怀”综合实践活动和红色主题班会;学校开展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活动,号召全校少先队员争做新时代听党话的好孩子。

打造师生成长的幸福乐园

学校始终以阵地建设作为有效抓手,按照“一强五好三突出”要求,持续打造红色“战斗堡垒”和场域建设。通过创立“紫藤花读书会”,打造党员、团员、少先队员读书学习的“红色家园”;申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设立“红色图书角”“品格提升工程文化长廊”,深入挖掘学校历史,打造有颜值、有温度、有内涵的学校文化,让学校成为集爱国教育、办学理念、人文美育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幸福家园和学习乐园。

学校统一规划校内各类标识物、标识牌,努力体现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个人文雕塑、一面文化墙、一套小景小品、一串文化故事、一组文化课程、一个文化艺术团队、一套文化读本,公园巷小学通过美化校园的所有角落,努力营造美丽的校园、美好的氛围、美感的文化,尽可能地调动教师们开发课程、开发自身潜在能力的热忱,尽可能地促进学生参与课程实践、积极探究与合作、勇于创新等优良品质的形成,让师生们实实在在地浸润传统文化、促进身心健康,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同时,根据创建“文明校园”的要求,及时更新公益广告、校训、文明提示语等各类展板,确保校内宣传栏、广告牌、电子屏等内容精准,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孟敏认为,学校文化决定着学校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公园巷小学要让办学质量逐年提升, 就要用优雅的校园环境孕育求真爱美的生命个体,让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研究型团队、人才成长和师生心灵的文化栖息地。

完备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平台。为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求,公园巷小学根据国家规定开足开齐学生所需课程,并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了由分层课程、分类课程、发展课程、特需课程组成的课程教学体系。该课程体系在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任务前提下,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层次分明、分类科学,是提高教学效益、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有力保障。

党支部充分挖掘校内红色资源,依托校园里的红色历史遗存,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实境课堂”,成立云龙区教育团工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小组并定期开展活动。学校还依托家校联盟,开展了“童”诵党恩、“家”说党史系列活动,让“党史故事”成为“传家宝”,在家庭中赓续红色血脉,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四点半”课堂,校长作第一课宣讲,激发全体教师学习动能,提升学习实效,推动思想教育融于心、践于行,利用党课和主题活动带领教师们寻访学校百年红色足迹,感受峥嵘岁月。集团邀请江苏省特级教师李世明讲党课,回顾马克思学说研究小组成立的光荣历史。

聚焦“支部书记 党史开讲”,打造鲜活的“微课堂”。借力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积极开设微课堂,号召教师们要继续追寻红色足迹,坚持知行合一,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思想之光、精神之钙、力量之源,比师德、比业务、比奉献,全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多元教学促进“双减”政策落地

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学校不断挖掘教育契机,开发云端学习模式,开设“云上乐学堂”,先后举行“云上阅读节”“云上数学节”“云上科技节”“云上音乐节”“云画展”“云上运动会”“云上劳动节”等实践活动课程,新颖的学习模式和实效的线上学习,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去年5月,学校成功申报了云龙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实验学校,把“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线上作业设计与实施”作为研究方向。学校以项目作为引领,落实“双减”政策及作业管理规定。在“双减”工作中,孟敏带领校干深刻领会领悟,用心用情谋划设计,标本兼治、多措并举,全力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落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在课后延时服务内容的设置上守正出新、多元发展。在做好学科作业辅导的基础上,立足本校实际和特色建设,开设了游戏馆、小白杨艺术社团、紫藤学苑社团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建立和完善“双减”的长效机制,形成“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的美好样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此外,学校借助“十六进制”云平台开展课堂展示课研讨,探索“双减”政策背景下理想课堂六度三境界,承办了云龙之春语文习作现场会暨孟敏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云龙四学课堂暨李红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以及英语市级合作培训项目展示活动等。

积极培养先锋型教师队伍

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在这样的信念引领下,学校传承徐光启“博爱济世,教育为公”文化思想,培养“厚德精技,致知力行”的好教师团队,成立了“一体四翼”的研训指导团队,通过有序列的师德建设阅读活动、引领性的专题研学阅读活动、主题化的教学研讨阅读活动、系统性的课题研究阅读活动、多层次的教师培训研修阅读活动,不断确立教师的文化自信,探索出“543”好教师运行管理模式,打造名师远航、优师领航、新师启航、抱团共进的教师发展共同体。

作为校长,孟敏积极引领学校项目建设,担纲校家社协同创新育人项目、省品格提升工程项目主持人,旨在强力推动团队发展和学校发展;校骨干教师领衔成立6个市区级“名师工作室”,致力于新教育实践十大行动、高效课堂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和课题项目研究;多名党员承担省、市级重点研究课题,并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作品80余篇;青年党员张亚楠是“90后”优秀教师,她潜心教学、笔耕不辍,在省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支部委员李红刚刚获评徐州市带头优师;近两年,教师队伍建设成果显著,中高级职称教师约占23%,市区名优教师约占45%。

孟敏表示,学校将结合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思考和教师实际情况,以校本研修为载体,探索促进教师团队成长的有效途径,最大限度激活教师的创造激情,最大限度地赋予教师自主的创造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个人才智和潜能。

百年公园传烽火,初心永存映党旗。公园巷小学在建设教育强校的征程中,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有效转化为创新优势,创建高质量的育人生态环境,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