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做好机构改革“加减法” 提升群众获得感

2022-09-15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2-09-15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王海春

人物名片:黄桂阵,中共新沂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徐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近年来,黄桂阵带领新沂编办一班人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努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持续推进机构编制规范管理创新,积极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十年前,新沂市行政事业机构488个,改革后当前全市行政事业机构423个,减少65个,在机构减少的同时,政府职能运转更加顺畅。”黄桂阵介绍,2019年机构改革中,新沂市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教育文化、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医疗保障、退役军人服务等民生领域,加大机构调整和优化力度,使党政群机构运行更好地符合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同时,深化审批便民化改革、“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市级层面设立行政审批局、镇街设立为民服务中心,将160余项权限下放至镇街,基层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政务超市”提高了为民尽责的能力水平,破解了企业群众办事创业堵点,做到了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机构编制工作虽然不直接面向社会和群众,但涉及基层政权建设、重大民生民心工程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名来自基层机构编制部门的党代表,黄桂阵对十年来基层机构改革深有感触。

在机构编制管理方面,黄桂阵带领团队积极探索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有效措施,“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增有减、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同步推进,积极化解机构编制管理瓶颈,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部位流动,向教育卫生、应急管理、社会服务等基层一线倾斜。近年来,新沂市挖潜核增中小学教师编制1303名,3年来累计保障教师招聘3000多名。先后设立新沂海门中学等5所学校,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统筹核增疾控编制58名,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明显提升,解决了一些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水流淤塞之时,打开缺口就能释放强大势能,深化改革同样如此。在编办牵头审批制度改革时期,黄桂阵结合新沂实际,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培育出一批在全省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江苏省涉建项目“3550”改革在新沂进一步提速至“2330”,新沂市在全省首创商业银行办理不动产登记,不动产交易登记由原先的6个环节精简至2个环节,审批时限由原先的3个工作日以上压缩至1个工作日。在徐州率先推进“一证通办”、镇级综合执法改革试点等,经验文章被新华日报、中编办网站等媒体报道。

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可能一劳永逸。近年来,在黄桂阵的带领下,新沂机构编制部门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环环相扣推进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综合执法改革、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开发区改革等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市级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等,圆满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破解,各类机构运转职能履行优化协同高效,市域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过去十年,我是改革的亲历者,见证了新沂机构改革的重要进程,也见证了新沂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展望未来,信心满怀!即将胜利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新的起点,作为一名基层机构编制工作者,我和同事们将牢记使命与责任,不负希望与嘱托,坚持服从改革大局,坚决将改革进行到底,以奋进的姿态迎接下一个十年!”黄桂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