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区人大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着力推进全过程民主
本报讯(记者 颜子舒 通讯员 樊木晓)今年以来,泉山区人大聚焦“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着力在监督领域中保障人民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充分融入人大依法监督的全过程各方面。
直面难点问题,开展民主决策。今年7月30日徐州出现强降雨天气,泉山区多处出现内涝积水。为推进内涝积水治理工作,泉山区人大将该项工作纳入重点监督议题之一,从民主决策入手抓工作监督。“敞开”式专项组织人大代表、人大街道议政代表进行专题调研,梳理内涝积水治理工作意见建议,为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制订内涝积水点治理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并通过直接参与审议该项工作的初始工作方案决策,将事后监督转为事前监督,为下一步专项治理过程和治理目标成效等“闭环”式监督奠定基础。
关注群众身边事,开展民主管理。泉山区人大注重巩固完善发挥人大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敞开”言道,今年已经相继组织召开了两次议政代表会,组织议政代表听取街道办事处对本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收支、重点项目安排及执行情况的通报,听取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生态环保、民生实事项目和社会普遍关注热点问题的工作情况通报,讨论并提出意见建议,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民主评议和满意度测评,进一步扩大群众对基层社会事务的参与和管理,并形成实效成果,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减少餐饮油烟扰民、增设幼教场所等一批民生实事得到较好解决。
注重监督目标成效,开展民主监督。泉山区西部城区总面积12.9平方公里,近年实施成片棚改并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进行新建,目前西部城区以城市道路、公园绿地为主体的城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总体完成,但为加强监督实效,推进西部新城平衡发展,今年6至8月份,泉山区人大采取问卷调查、人大代表座谈和现场勘察等方式,对西部新城城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专项调研,面向社会征集了100余户社区居民和30家企业问卷调查情况,组织住片区人大代表、社会城建专业人士共同“把脉”西部新城补“短板”问题,专题审议区政府相关工作报告,形成翔实专题调研报告和专项审议意见,并将“短板”项目建设过程监督分解至相关人大代表,以监督目标实效促西部新城平衡高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