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钢集团:强化技术创新 提升钢企竞争力
|
本报记者 胡明慧
8月31日,走进徐钢集团生产厂区,随处可见井然有序的生产场景。“今年前7个月,公司粗钢产量、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等指标都实现了较快增长。”站在去年3月已投产运行的三期项目生产车间内,徐钢集团董事长王爱钦志气满满地告诉记者。
虽然受疫情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双重影响,徐钢集团依然保持着向好的发展势头,得益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超前布局。
2019年,徐钢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钢铁行业布局的有关文件精神,淘汰了2条落后装备的生产线,重组了周边2家企业的钢铁产能,上马建设三期项目,建设了1座2120立方米高炉、1座120吨转炉、1座120吨LF精炼炉及配套生产设施生产线。去年三期项目投产运行后,对于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提升产品质量,徐钢集团依然“大动作”不断。
在王爱钦看来,科技创新是徐钢集团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全力以赴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最强底气。
“今年,徐钢集团围绕智能制造、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开展一系列科技创新。在智能制造方面,全面提升自身信息化水平,建设5G绿色钢厂,配备了无人值守自助计量系统、自助洗车系统、消防集中控制中心、能源自助上传系统。规划建设的大数据中心正在设计阶段,中心建成后,企业的环保、节能、生产数据将实现集中分析管理。工艺创新方面,徐钢集团去年初投资百亿元建设的三期项目,选用国内外最先进的工艺设备,如今,集团的环保、安全、质量、厂容厂貌以及信息化水平均大幅提高,其中安全、环保、节能水平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改变了传统钢厂粗放式生产模式。三期项目建成后,一线操作工人只需在操作室内对着电脑即可实现全流程生产操控,在提升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同时,工人的工作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产品创新方面,徐钢集团积极发展优特钢产品,向高端迈进。三期项目建成后,集团已经具有特钢生产能力。目前正与中信特钢、徐工集团、中咨公司积极开展战略合作,由中咨公司实施战略规划,由中信特钢提供技术支持,开拓徐工集团所需的机加工特钢产品市场,实现四方互赢,协同发展。”王爱钦告诉记者。
在降能耗,减排放上,今年以来,徐钢集团也是动作频频。“这几天,徐钢从徐工集团购置的100台新能源电动车将交付使用,届时,徐钢集团将实现厂外运输全部使用国六标准以上车辆,厂内运输使用电动车辆,提升清洁运输的能力。”据王爱钦介绍,近两年,徐钢集团实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梳理改造项目500余项,累计已投入近6亿元。通过全流程改造,目前烧结机机头、球团焙烧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全部低于超低排放标准限值,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持续走绿色发展之路。
助企纾困措施的及时到位,让徐钢集团对完成今年的既定目标,更多了一份信心。“企业今年计划投资数亿元,实施十几项技改项目,市、区、镇相关部门积极申请技改资金的扶持,助力企业发展优特钢产品,未来,我们有信心,把优特钢产品的占比提高到60%。”王爱钦表示,“市委书记宋乐伟调研重点企业时,鼓励我们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推进生产和管理方式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不断提档升级、延伸链条、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我们将按照宋书记要求统筹做好稳运行、提效益、降能耗、减排放等工作,全力完成全年各项生产目标,为徐州经济发展贡献徐钢力量。”
除了全力以赴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徐钢集团还定下了更大的发展目标,未来,徐钢集团将在认真做好企业环保、安全和节能工作的前提下,把稳生产、促增长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同时抓好环保超低排放改造、铁路专线和特钢轧制生产线三大项目的建设工作。
“‘十四五’期间,徐钢将锚定销售收入200亿元的目标,坚定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王爱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