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专题新闻 > 正文

正值开学季,警惕这类诈骗!

2022-08-30  来源:徐州检察发布  编辑:杨磊
2022-08-30  徐州检察发布


警惕家长群诈骗



正值开学季

学校正为开学紧张筹备

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也越来越紧密

这时若班主任在家长群发消息

“请大家交一下本学期课本费材料费XXX元”

作为家长你会立刻、马上交费吗?

当心了!!近期不法分子

打着“学校老师”的旗号向家长收取学费

不少家长纷纷中招


徐州检察机关温馨提示

暑假开学之际

警惕一些不法分子进入到班级微信群

冒充班主任的头像、昵称

以收取材料费的名义实施诈骗



  许多家长看到是班主任的头像,便没多想,更没有验证消息的真实性,就纷纷按照“班主任”指示操作。直到真的班主任老师在群里发消息称学校从来没有收费,大家才知被骗,纷纷报警。

01

真实案例


  阿洋、阿君(化名)是河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学校期间经常上网、吃喝花销较大,手头的钱满足不了少年的物质欲望,整天想着来钱快的门路。2020年10月份至2021年1月份,阿洋、阿君通过从QQ中搜索任意班级群,后加群内学生QQ,编造理由,要求群内学生将自己的微信号拉入到微信班级群,后将自己的微信伪装成班主任的昵称、头像,在群内发布收取资料费信息,骗取群内家长转账。阿洋、阿君通过单独诈骗与共同诈骗的方式,收取了多名家长的转账,阿洋诈骗金额3900元,阿君诈骗金额4095元。

  案发后,阿洋、阿君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到案后对自己诈骗的事实供认不讳。后经徐州市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阿洋、阿君将面临法律的惩罚。



02

视频回顾







03

诈骗手段揭秘


  一、诈骗分子通过在QQ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

  二、诈骗分子利用青少年学生防范意识弱的特点,冒充家长骗取其信任,拉进班级微信群。

  三、诈骗分子克隆老师的头像和昵称,修改备注信息,以便混淆视听。

  四、诈骗分子往往选择老师上课或者不在线的时间差,实施诈骗,很多家长看到通知后不核实便转账。

  五、诈骗分子要求付款后截图发到群里,很多家长看到接龙后,就会深信不疑,没有进一步核实,跟风转账。

  六、诈骗分子收款后立即退群,等真老师看到后,早已逃之夭夭。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打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不法分子抓住其特点,借机下手,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及提醒。

  又由于家长误以为是“班主任”发布的收款信息,怕多问会引起老师的不耐烦;加上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都会立马交钱,使得骗局轻易得手。


04

防诈小贴士

  正值开学季,检察官提醒广大老师及学生家长:

  一、家长群应开启入群验证功能,核实入群人员身份,及时将身份可疑人员挡在群外。

  二、家长平时应与老师加强沟通交流,既便于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也可及时确认收费等问题。

  三、家长应控制孩子玩手机时间,减少孩子接触不良信息概率,避免孩子因防范意识差,上当受骗。



转账汇款前

切记核实对方真实身份

即便是班主任

也应打电话或发短信确认

若觉得不好意思

也可向校方询问

如发现被骗

请及时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