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问需于民实于事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深入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全面落实司法为民宗旨,引领全院干警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融入大局,答好暖企“必答题”
根据辖区企业多、商事纠纷标的高、诉累重、维权周期长的特点,该院主动对接区工商联,发挥商会民企沟通桥梁的作用,制定《民营经济领域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办法》,完善商会调解与司法诉讼的有机衔接。法院与工商联通过公开遴选54名企业法务人员、专业律师、企业家、企业高管为人民调解员,开展民商事矛盾先行调解、委托调解工作,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该院先后指派法院干警前往50余家重点企业宣讲法治营商举措,与80余名企业家面对面交流、沟通,解答询问220余人次。在走访中了解到某大型上市企业拖欠某酒店13万余元招待费,因政策变更和人员调整,该笔费用始终没有清偿。在法院和工商联调解工作室的介入下,双方对账、清算,将这起延绵2年多的纠纷在一周内化解。
该举措促进和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促进产权平等保护,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相关案例多次获评徐州市法治营商优秀案例、法治建设创新奖。前不久,经开区工商联驻法院调解工作室被省高院、省司法厅评为全省优秀商会调解组织。
诉后复诊,护航审执“全周期”
近日,经开区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伟一行对一起6303万元标的案件以“回头看”的方式再次调解。
今年年初,法院干警即前往福建省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对辖区某重点工程机械企业一起标的6303万元的案件进行异地调解。刘伟对购买480余台混凝土搅拌车的24名被告逐一交流、耐心释法。经过3天的异地审理,双方终于达成了和解协议,被告同意按月进行还款,法院依法出具民事调解书。
今年5月,刘伟前往某重点工程机械企业进行案件回访。原告表示刚开始时,被告均能够顺利履行,而3月份之后,欠款却一直以种种理由拖欠,企业目前准备向法院递交强制执行申请。
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之下,法院办案应本着“扶持、引导、帮助”的原则,顺利协助尚有经营可能的企业和个人渡过难关。如果该案贸然进入执行阶段,被告在承接项目、进行投资、申请贷款等多个方面将受到严格控制,很有可能陷入自暴自弃的情形,债权兑现会更加困难。原告听取了法院的建议,再次宽限被告还款时间。 为了将这起案件彻底解决,同时满足双方当事人的合理诉求,刘伟决定向福建二次进发异地调解,并制定了相应的化解方案。
最终双方再次达成展期协议,被告主动交出购置的路虎牌、奔驰牌等3辆价值400万元的小型汽车抵偿案款。当事人对此非常感激:法院这种放水养鱼而不是涸泽而渔的灵活变通手法调解案件,挽救了处于正常经营状态、有发展前景的负债企业,取得了双赢的良好结局。
解民危难,见义勇为“保护神”
近日,家住城置花园的荣女士和丈夫来到我院,为执行局法警申猛送上一面印有“见义勇为 弘扬正气”的锦旗。拉着他的手激动的说:“谢谢你!帮助我化解危险,我才能平安无事!”
原来,常年坚持夜跑锻炼的申猛遇见一名女子正被一名男子辱骂。这名男子身材魁梧、浑身酒气、语言粗鲁、情绪激动,身材弱小的女子显得非常无助和恐惧。申猛看清缘由后,好言规劝男子,希望尽快平息纠纷。但男子嫌申猛多管闲事,对申猛推搡辱骂,还挥重拳击打申猛面部,致流血不止。身为司法警察的申猛没有还手,仍好言劝导该男子停止暴力,用手机拍下事件过程,拨打报警电话。 警察到场后,男子躺在地上自称受害。好在荣女士也拍摄了视频。在有力的证据下,男子承认了事情经过。
后来,申猛来到仁慈医院诊治,诊断为“左侧上颌骨额突骨折”。该事件发生时正值年中执行攻坚,为了不影响工作,申猛第二天仍正常来单位上班,和同志们一起外出查封、抓老赖、集中执行,一样工作没耽误,一天病假都没请。而在申猛看来,法院的工作环境和作风锻造了自己的向真、向善、乐观、积极的品格,心中也充满了对家人、对同事、对群众的热爱。
“这件事已经过去两周了,骨折的地方还有些疼痛,但是我从不后悔,无论作为一名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还是一名普通群众,当群众的人身安全、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威胁时,我都应该敢于站出来,去制止不法行为。”申猛自豪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