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专题新闻 > 正文

十年一剑 守正出新——读《宋代方志考证与研究》后

2022-06-28  来源:  编辑:王莉
2022-06-28  

中央民族大学  曹流 姚江

2021年12月,桂始馨大作《宋代方志考证与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付梓,该书在作者2009年博士论文《宋代志学成立史论》的基础上增缺删繁、十年磨一剑而成,近70万言,是目前对于宋代方志研究里程碑式的一部著作。

《宋代方志考证》一书突出的特点可概括为守正出新,这恰与全书上编《方志总目篇》与下编《方志研究篇》一一对应。

上编《方志总目篇》对应守正,可谓继承乾嘉以降考史传统,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搜讨全面。作者以一人之力从宋元以降存世方志、公私目录、碑刻、宋人文集及《永乐大典》等文献中搜集宋代方志1071种,其中总志34种,各地方志1037种,是迄今搜讨宋代方志目录最全者。

其二,体例精。全书以全国性总志居首,后依现行行政区划分省(自治区)编录方志,各省(自治区)先录通志(路图经),再列地级市统辖所属郡、县、镇志、图经、地记等。此体例将两宋时期州县治所与今日行政建置对应的做法,嘉惠学林,便于检阅。

三,考详实作者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吸收新近成果,为所列方志依次著录书名(修纂时间确切可考者,于书名前标注年号)、存佚与否、修纂者(事迹可考者皆列小传)、公私目录著录情况(存世志书标明现存主要版本)、佚文(包括序跋)情况等。

下编《方志研究篇》对应出新,可谓跳出前人研究窠臼,体现在延伸研究时段、挖掘研究深度、扩展研究内容上。

首先,延研究时段。作者未就宋而言宋,而是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对宋以前图经、地志发展演变的认识上。作者敏锐地发现北宋方志的变革转型并非如前人所言经由“地记—图经—方志”这样单一的三段式演变,而是一个多源汇合并沿途吸收支流的连续而复杂的过程,即北宋时期的图经、地记在采录了官员、进士题名与诗文集等内容后逐渐趋同,并最终合流为方志的过程。

其次挖掘研究深度。在对南宋方志定型的探索中,作者更是抛开以往的泛泛之谈,由表及里,深入研究。一是,明确提出方志定型的五大标准:地理、职官、选举、人物、艺文。二是,据此认为方志正式定型于南宋前三朝。三是,开创性地探究方志在宋代转型的原因,认为这与宋代儒学复兴、史学昌盛、科举官僚崛起、地方士绅的热心参与直接相关。

其次扩展研究内容不同以往,该书扩展到对宋代方志理论的探讨。作者认为南宋方志理论已分本体论与编纂学两大部分,全面涉及方志的起源、性质、功能、撰者、体裁、体例、编纂原则与方法。这样丰富而全面的方志理论标志着方志学始于南宋。这一观点纠正了学界长期以来承袭自梁启超“‘方志学’之成立,实自实斋始”的认识

《宋代方志考证与研究》一书通过对宋代方志及方志学的全面梳理与研究,不仅推动了方志学形成问题的研究,而且对今天各地方志办编纂方志也极具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