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保障外资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022-06-15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2-06-15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郑微 通讯员 梁瑞珩

今年1-4月,全市实际使用外资完成11.9亿美元,总量居全省第5位、淮海经济区首位,同比增长55.4%。

今年以来,在严峻复杂形势的冲击下,外需市场面临不确定性,供应链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市商务部门积极应对,及时了解外资外贸企业急难愁盼、精准服务助企纾困,探索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做好服务保障,围绕商务领域“两重一新”工作,建立实施稳外资稳外贸重点企业项目联系帮扶机制,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产,保障外资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

持续做好安商稳商服务 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4月26日,市商务局组织重点外资企业参加跨国公司海上风电设备采购线上交流会。徐州罗特艾德回转支承有限公司、博途新能源(徐州)有限公司、莫朗(江苏)电气有限公司通过参加此次线上交流会,开展在风机、电缆、基础、变电站等方面设备的采购对接,深度参与全球海上风电领域供应链,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受疫情冲击,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市商务局围绕服务外资企业发展、扩大利用外资、提升利用外资质量等方面,持续做好安商稳商服务,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线上交流会助力我们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寻求更多订单机会,从而促进我市风电产业与跨国公司贸易投资合作。”莫朗(江苏)电气有限公司相关人员表示。

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市商务局组织开展了“优化疫情防控下外资企业的营商环境”座谈会等政企交流活动,累计走访调研80家重点外资企业,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物流运输、原材料供应、外籍专家入境、用电用工、要素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和诉求90余条。

与此同时,在深入落实“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等政策的基础上,及时出台了帮助商务领域市场主体纾困解难“18条”具体措施,不断强化惠企政策落实,稳定外商投资信心;并深入外资企业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对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协助申报争取,进一步提高了外资企业对惠企政策的知晓度和获得感。

近日,在市商务局的指导下,徐州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江苏鲁汶仪器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在申请外资研发中心免退税资格认定。这一做法让我市更多企业享受到进口税收优惠政策。今年以来,市商务部门还为卡博特高性能材料(徐州)有限公司、威科塑料(徐州)有限公司等41家外资企业协调落实原材料供应、上下游配套、资金及费用补贴等问题和诉求共计57条。

为持续打造“外企与政府部门面对面”沟通平台,加强递延纳税和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惠企政策宣传落实,4月份,市商务局组织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富港电子(徐州)有限公司等71家外资企业参加外资政策视频宣讲会,推动递延纳税和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扶持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引导重点外资企业以利润再投资等形式增资扩产,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加快推进外资重大项目建设

复工达产仅是第一步,疫情之下,物流压力重重,如何保障货物出得去、进得来?

位于徐州综合保税区内的徐州新吉物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保税区内成品及料件的仓储、装卸、报关报检、分拨配送、运输等业务。为了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企业货物车辆顺利出行,4月下旬,市商务局协助徐州新吉物流有限公司等首批9家企业办理了51张通行证。“在市商务部门的协调下,我们快速完成了审核、编制、发放等流程,顺利拿到了全国通行证,保障了企业在疫情期间顺利运行。”徐州新吉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姜涛表示。

为协调保障外资外贸企业正常运营,市商务局建立全市重点企业物流沟通联络机制,及时了解重点企业生产和物流问题,积极帮助外资外贸企业办理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保障企业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截至目前,累计帮助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江苏天宝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办理256张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为42家外贸企业办理569张货物运输车辆全国统一通行证,协调解决出口退税、出口信保、物流供应链等24个问题。

为加快推进外资重大项目建设,目前,市商务局建立了重点外资项目服务机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和建设中的难题。加快落实“项目服务直通车”机制,玖华湿化学装备智能生产项目、思路迪抗肿瘤创新药研发生产、金阳硅业异质结基体材料项目等9个重点项目被纳入省2022年重大外资项目库,助力项目在更高层面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还将持续做好‘绿色通道’项目服务工作,为外籍经贸技术人员来徐提供便利,保障企业运营、项目建设的技术需求。”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该局累计帮助20家外资企业49名外籍经贸技术人员办理来华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