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发展目标 全力争先进位
本报评论员
6月9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省委最新要求,全面深入分析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研究部署稳定经济增长重点任务,鼓舞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决心,全力争先进位,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自5月以来,从举办“政企交融汇”活动,到召开全市招商引资暨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举行全市重大产业项目观摩暨五月份经济运行座谈会,我市始终把经济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充分彰显市委、市政府稳增长的坚定信心。
今年以来,受疫情冲击和外部环境变化影响,我市发展面临的局面更加严峻复杂。但随着疫情形势的持续好转、复工复产的加快推进,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向好变化正不断增加。一方面,国家和省稳定经济政策措施正在加速落地,国家鼓励消费系列政策效应逐步释放,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加速恢复,诸多政策机遇为促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不论是从物流状况、投资数据还是重点行业企业等方面分析,我市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依然坚实、发展势头依旧乐观。现实情况表明,我们有“稳”的实力,也有“进”的动力,要进一步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激发全市上下蓬勃的干劲,释放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动能。
关键时刻,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越是面临复杂形势,越要坚定信心决心,把稳定经济增长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聚力聚焦、不遗余力加以推进。既要客观审视经济运行面临的“危”,充分认识困难挑战,也要敏锐捕捉复杂局面的“机”,看到我市经济发展具有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既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深刻领会省委对我市提出的最新要求,坚决扛起稳增长的政治责任,也要抓好落实不松劲,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加力提速,加快推动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确保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除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全部正增长。
加足马力,鼓足干劲,全力以赴稳增长,推动各项举措落地见效。6月是抢抓二季度、冲刺三季度的重要月份,是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重要节点。要增强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紧紧围绕经济工作中最紧急、最重要的任务,加大力度、加快节奏,真抓实干、紧张快干。要实现以达产满产为目的的复工复产,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监测研判机制,瞄准用工、资金、物流等难题,推动纾困帮扶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全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进一步稳定企业信心和预期。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让我们始终保持“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奋进姿态,在坚定信心中迎难而上,在担当作为中攻坚克难,在化危为机中赢得主动,咬定发展目标,统筹兼顾做好稳增长的各项工作,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添能蓄势,为稳住经济大盘作出徐州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