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培根铸魂奔赴未来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坚定文化自信,接力中华文明薪火传承。中国文化能够延续五千年不断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世代繁衍。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虽历尽沧桑,但从没有被其他外来民族和文化真正征服过,反而使越来越多的外来文明和文化逐步融入了中华大家庭,而且每一次的磨难还都会使中华民族迸发出新的文化火花和文明进步。这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文化底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华魂”。中华文明之火,在五千年漫漫长夜、栉风沐雨中燃烧不息,并在当代社会发扬光大焕发出新的光芒,成为21世纪人类新文明的开拓者。
坚定文化自信,挺起中华精神钢铁脊梁。中华民族是具有上下五千多年优秀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清晰的精神标识,是支撑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最顽强的精神脊梁。从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到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从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到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古往今来,中华儿女为国家为民族慷慨赴死,以悲壮的付出和牺牲延续中华民族命脉。中国人民挺起了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正阔步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勇前进!
坚定文化自信,培根铸魂奔赴美好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通过理论创新、舆论宣传、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途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14亿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彰显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脱贫攻坚战,党员干部扎根一线,展现为民情怀;在“天宫”“蛟龙”等重大项目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挑大梁担大任,展现青年一代担当精神……中华文化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智慧和力量源泉,中国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奔赴更美好的未来。(于宗华)
编辑:崔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