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泉山区 > 正文

换道超车 勇毅精进

2022-05-24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王莉
2022-05-24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者按:

5月21日,市委书记宋乐伟在泉山区调研时说,希望泉山聚焦“打造城市型经济先导区”目标定位,知重负重、苦干实干,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打造城市型经济先导区是徐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赋予泉山的发展定位,也是该区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路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区的重要举措。去年9月以来,泉山区聚焦打造城市型经济先导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强区发展战略,突出都市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在城市型经济能级提升、发展路径、动能转换、空间优化、政策环境上先行先试,打造都市工业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创新型经济先行区、产城融合标杆区和发展环境典范区,全面提升城区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

本报今起推出《“泉”力打造城市型经济先导区》系列报道,介绍该区打造城市型经济先导区的发展现状和成果。

本报记者 李昌海 颜子舒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核心区,苏北城市主城区第一强区的地位决定泉山注定要担更大的责任,立更高的标杆,出更多的经验。

去年9月召开的徐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泉山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打造城市型经济先导区。

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如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走出一条符合本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至关重要。泉山聚焦打造城市型经济先导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强区发展战略,突出都市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在城市型经济能级提升、发展路径、动能转换、空间优化、政策环境上先行先试,全力谱写“换道超车,勇毅精进”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勇气 

锚定目标启新程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城市发展犹如开车上路,必须规划好路线,确定好方向,把稳方向盘,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决不能停留在过去时。泉山立志争做发展新路的探路者,决不做传统老路的追随者,将发展城市型经济、打造城市型经济先导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和城市产业转型的创新实践。

先导,即引领、指导,在前引路;城市型经济,则是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二、三产业繁荣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于泉山来说,打造城市型经济先导区,离不开良好经济基础的支撑。过去的2021年,是徐州经济格局重塑的关键年份,而泉山实现连续进位,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6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86亿元,在我市综合考核中荣获一等奖、居主城区第一,综合经济实力连续五年位居淮海经济区28个主城区首位,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城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100强榜单……

站位决定方位,定位领先才能引领争先。

作为我市综合实力最强、资源禀赋最好、生态环境最美的主城区,泉山大力弘扬“登高望远 勇毅精进”的泉山精神,锚定新的目标,开启新的征程。

——到2023年,城市型经济发展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40亿元,形成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2个50亿级产业集群,先导区“率先、引领、示范”作用明显。

——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都市工业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创新型经济先行区、产城融合标杆区、发展环境典范区基本建成,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城市型经济发展“泉山模式”。

按照泉山的构想,当上述战略目标达成时,将收获一个经济实力更加强大、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新泉山。

智慧 

另辟蹊径赢先机

站在泉山看泉山,底气足、实力强;跳出泉山看泉山,标兵远、追兵多。要想快人一步、跨越争先,考验的是泉山的智慧。必须摆脱路径依赖,换道超车,另辟蹊径,才能赢得先机,从而把发展的主导权、主动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换道超车,必须走稳“先行先试”这条路。泉山致力于在城市型经济能级提升、发展路径、动能转换、空间优化、政策环境上先行先试,着力构建“321”主导产业体系和“1234N”产业空间布局,打造都市工业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创新型经济先行区、产城融合标杆区、发展环境典范区,全面提升城区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城市型经济发展“泉山模式”。

泉山发展有“两翼”,淮海科技城和泉山经济开发区。泉山打造城市型经济先导区,淮海科技城和泉山经济开发区是主战场、主阵地,必须“两翼齐飞”才能行稳致远!

如今在淮海科技城,围绕布局5G、新一代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泉山大力建设了科技创新核心园区、数字经济集聚园区、总部经济集聚园区,培育了徐工电商、邵悦电子等一批品牌企业,集聚电商超过500家。今年将加快推进双良智能制造、洞微智慧交通等11个重大项目建设,签约“765”项目15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同时,支持申报国家软件名园、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等国家级品牌,努力跻身全省科技园区第一方阵。

另一翼的泉山经济开发区确立“两个产业、一个基地”的“2+1”产业布局,即电子材料装备产业、高端医疗设备产业和数字产业基地,人、城、产一体的“都市工业样板区”正加快打造。特别是在环保高分子材料领域,这里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辖区企业艾易西自主研发设计的1万吨气相净化材料生产线建成投产,单体生产量居世界第一,世界最大、年产20万吨的气相净化材料生产基地加快建设。

与打造城市型经济先导区相匹配的是,泉山的产业正在往现代化、高科技方向转变。数据显示,泉山集聚了洛奇医学、盛世阳光等企业近300家,多家“风口行业”的龙头企业在此茁壮成长,生物医药产业已然成为泉山争先进位的重要动能。此外,泉山将利用淮海大数据中心完善数据服务、助力产业转型,发挥苏北首家“钻石五星级云数据中心”作用,力争今年全区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5%以上。打造淮海经济区数字经济第一区,成为泉山又一发展雄心。

定力 

众志成城勇争

想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一往无前,成功打造城市型经济先导区,需要保持定力、激发动力。60余万泉山人民必须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才能为目标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软黄金”,为发展快车供应取之不竭的“燃料库”。

今年以来,泉山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以务实和创新举措为泉山战胜疫情和高质量发展强信心、添动力。

20个都市产业项目花落泉山,总投资28.8亿元……4月25日,2022泉山区都市产业项目线上签约活动成功举行。这是泉山创新招商方式、突破招商瓶颈的实际行动,更是全区上下勠力同心、抢抓经济发展的集中展示,吹响了泉山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集结号”,按下了推进复工复产和经济发展的“快进键”。

发展的活力在于产业,产业的支撑在于招商。3月8日,在冲刺首季“开门红”的当口,泉山区召开“全区招商引资暨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只有抓招商、上项目、扩投资,才能聚产业、稳增长、促转型。”会上,泉山区委书记李勇旗帜鲜明地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招商引资是头等大事。

2月7日,在虎年新春开工首日,泉山召开全区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吹响楼宇经济改革发展号角。“今年泉山抓经济就是两个重点,一个是产业,一个是楼宇。”李勇的讲话直截了当,为全区工作重点定下基调。

梳理不难发现,泉山对产业和项目的重视从未像今天这般深刻,泉山对招商引资的需求从未像今天这般迫切。泉山在打造城市型经济先导区的背后,靠的正是这样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驱动力”。

当下,瞄准打造“城市型经济先导区”目标定位,泉山区各部门条线和街道板块加强统筹调度,形成强大合力,12个街道结合工作实际,聚焦产业和楼宇,主动作为、加快提升,共同奏响争先进位协奏曲。

砥砺奋进铸辉煌,踔厉奋发向未来。如今的泉山,正如一台动力十足的跑车,在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上换道超车,勇毅精进,奋力开启打造城市型经济先导区新征程,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