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烛微光,聚燃璀璨星火
近一段时间,大街小巷都能听到一首歌的旋律,它通篇没有华丽的词藻渲染,相反,展现的却是最接近现实逆境中发出的呐喊,这首歌就是《孤勇者》。它的词作者是一名鼻咽癌患者,与病魔抗争的她写下的每一句歌词,都能让人感受到一个人在绝境中迸发出的生命之光,熠熠生辉。
人在世界上是群居的,注重的是团体的力量,展现的是合力的精神,但人又是独立存在的生命体,精神世界也是独立的。在身体、精神受到打击或是环境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总有一些人选择逆流而上,哪怕孤身一人,也要迎着暴风骤雨,勇毅前行。哪怕前方是沉沉暗夜,也要撕开夜幕透出一丝微光,最终聚燃成璀璨星火,照亮夜空。
萤烛微光,凝聚逆流而上的勇气。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我们翻开记录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恢弘史书时,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展现出来。他们也是平凡的普通人,满身的污泥,破烂的衣裳,却用血肉之躯去堵敌人的枪口,拯救国家于危难,点点微光聚成万丈光芒,引领着后来人前仆后继,终于夺取革命的胜利。和平年代,我们也遇到了大的灾难,2003年非典席卷全国,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疫情至今仍在肆虐,在重大的疫情面前,医护人员、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们挺身而出,不计个人得失,逆风前行。上至耄耋之年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孩子,有人甚至为抗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李文亮、黄文军、白晓卉......这些闪着光辉的名字,给了我们团结起来、众志成城的勇气。惟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萤烛微光,彰显昂扬向上的斗志。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我们赞扬他们,跟随他们,学习他们。但正如那句“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有更多的是我们不知道的无名英雄,我们看不到他们,叫不上来他们的名字,但我们能看到那陡峭山崖上铺设的盘山公路、那海拔高地上修建的铁路桥梁隧道、那高耸入云的山峰上的架起的电缆线,能听到那呼啸而过的消防车拉响的警笛声、那与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殊死搏斗的英雄们的故事......他们是英雄,他们却也平凡,只是家人心心念念期盼平安归家的人,但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风险,他们就去哪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他们就是逆行的勇士,用自己的行动乃至生命发出的微光凝聚着无私奉献、昂扬向上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萤烛微光,谱写精神共鸣的战歌。“一生不借谁的光”“这褴褛的披风”“战啊!以最孤高的梦”“你将造就你的城邦”,当《孤勇者》的旋律响起时,就像吹响了战斗的号角。当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作词歌曲《在美丽的冰雪里》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唱响时,我们再一次被感动。张海迪说:“即便我是个残疾人,我不能放任自己一辈子都平庸无能,我要不停地学习,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话语掷地有声,她说到也做到了!2018年获得《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的雷海为,去年又入选为《理想照耀中国》建党百年献礼剧的主人公,他之前是一名外卖小哥,多年漂泊在他乡,日子过得很不容易,但他没有放弃梦想。在诗词大会夺冠的舞台上,主持人高度赞扬称赞他:“你不仅战胜了所有对手,你更战胜了你自己,你更战胜了生活,你是一位生活的强者。”现在的他成了一名老师,实现了梦想,也让我们看到了他身上的自强不息的光芒。
萤烛微光,生生不息。微光虽小,其力量却大,如一粒种子,战胜千难万险,终开出绚烂的生命之花;如一颗小松,历经风雨洗礼,终长成凌云之木。萤烛微光,熠熠生辉,点亮自己,照亮别人。它是千万人心中的信念,是千万人奋斗的灯塔,这点点微光,终能聚燃璀璨星火,光辉华夏。(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