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以警之名致敬青春

2022-05-17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薛鹏
2022-05-17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庞开齐 鼓楼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民警

本报记者 程晓薇

在我的一贯认知中,交警大都是身着制服,帅气地在路面指挥交通或者骑着铁骑四处巡逻的人。但庞开齐的工作似乎有些不同,作为鼓楼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的民警,庞开齐的工作繁琐而细致,不仅要处置好辖区内每一起交通违法行为,维护好辖区每个路口的通行秩序,还要巡逻管控好辖区内每条道路,消除辖区内的道路安全隐患,同时定期对辖区内的重点企业、中小学、社区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法律知识、道路交通安全宣讲……

“鼓楼区属于老城区,道路通行的任务压力比较重、车流量巨大,所以接处的事故也会多一些。”只要接到指令,庞开齐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事故现场,组织救治伤员、勘查事故现场,寻找目击证人,平均下来,一天大约要处理几十起事故,庞开齐笑着说:“我觉得自己每天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

在庞开齐的眼中,事故民警是交通警察中的一个专业性和法律性较强的专业警种,处理事故时既要以法律为准绳,定好每一起事故的责任,也要同时照顾到当事人的家庭情况,注意安抚情绪,调解过程中还要防止进一步激化矛盾。

从警两年来,有没有哪个案件记忆最深?面对记者的提问,庞开齐聊起了自己处理的第一起肇事逃逸事故。“我们接到报警电话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只有一位老人面带血迹躺在路边,双腿无法动弹,我询问在场人员谁是肇事驾驶员时,没有一个人回应。”经过询问后得知,一名女子骑车撞倒老人,导致老人左侧股骨粉碎性骨折,竟然带上孩子肇事逃逸。尽管是去年处理的事故,庞开齐对于案件的每一处细节都记忆清晰。

在反复观看监控视频,走访大量的现场人员和店面后,庞开齐最终锁定破案的关键是孩子身上穿的那件校服。通过确定监控画面中小孩的身份,继而确定肇事逃逸女子的身份。“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最终这名肇事者承担了自己应负的责任,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对得起身上的这身警服。”

从警两年,不管是多么繁琐的工作,抑或是棘手的案件,庞开齐从未有过一丝懈怠与抱怨。提起从警的初心,庞开齐眼神坚定。外公是警察、爸妈是警察、舅舅是警察、自己也是警察,对庞开齐来说,成为一名警察便是他从小的梦想:“从小,看着爸妈身穿警服的样子,我就心生向往,觉得他们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正义与威严。”

2020年从江苏警官学院毕业后,庞开齐从一名警校生成为步入警营的青年民警。如今,穿上自己的警服,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庞开齐对于“警察”二字又有了新的理解,“只有真正走上这个岗位才知道这份职业的辛苦,从穿上警服的那天起,我们的肩上就挑着万千百姓的安危与信任。”

不畏艰苦、扎实肯干。作为鼓楼交警大队中的一名青年民警,面对危险,庞开齐总是冲在前面。庞开齐说:“我只是在做一名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做的事,我将继续以警之名,致敬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