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防灾减灾 共创平安幸福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灵创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防灾减灾不是一句口号,要真抓实干。今年5月12日是第十四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在灾难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生命是如此脆弱,一如去年河南郑州特大暴雨事件一般,面对突如其来的强降水,在没有充分的认识准备和完备的应急处置体系下,发生了一系列在地铁、隧道等的伤亡事件,令人痛心揪心,也让我们进一步审视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要建立多灾种、“专常群”救援队伍体系,强化信息共享,提高风险分析研判和监测预警精度,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以“真抓实干”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防灾减灾不是一时行动,要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曾就防灾减灾发表过重要论述,强调防灾减灾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要注重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即“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并非有灾时“冲上去”、无灾时“退下来”,而要永远在路上,保持敬畏之心,要坚持“防”字当头,加强预测预警、应急储备,健全救援队伍,构建科学高效的防治体系,形成风险防范、灾害预警、应急准备、抢险救灾、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全链条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系,夯实灾害防治基础。
防灾减灾不是“单兵作战”,要全员参与。防灾减灾工作不单单是某一个主管部门的职责,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筑牢防灾减灾防线。在打牢地基的前提下,我们要看到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性,要从思想上筑牢防线,从行动上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灾害防治工作督查检查,推进防治基础工程建设。要充分利用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积极推进防灾减灾救灾教育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一场汶川大地震,让我们痛失数万同胞,但也铸造了我们更加强大的灵魂。防灾减灾,从我做起,让我们共同关注防灾减灾,学习防灾知识,参与防灾宣传,共创平安幸福。(陈万冲)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