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防灾减灾答卷 守护平安幸福家园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大灾大难面前,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义制度显示出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从灾害应对处置中汲取教训,改进灾害防治工作,更好提升灾害防御应对能力,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要广泛宣传教育提升应对能力。防灾减灾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永久课题。我国幅员辽阔,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我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正走进机关、工厂、学校、社区,各类型应急演练正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的办法和技能融入到了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切实增强了群众对于灾害的防范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要加大基础建设增强联动能力。目前全国各地在不断加大防灾减灾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健全完善各类应急避难场所和应急生活保障工程。防灾减灾各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协作,信息共享,不断整合防灾减灾资源,力求取得最佳的防灾减灾效果。社会整体联动系统正积极发挥居民、企业、社会力量,利用电视、广播、微信等公众平台快速准确向全民提供防灾预警等信息。
要重视人才培养发挥科技力量。人才队伍的壮大和新科技的应用大大提升了防灾减灾的效率和效果。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震救援、防寒抗冻……一批批经过专业培训的救援人才不断充实到队伍中,提高了防灾减灾队伍的整体素质。先进的科技不断应用于防灾减灾中,水上救援机器人的使用,减少了救援人员的风险;防汛应急监测无人机及时传回相关数据、图像;装配式防洪墙,比堆沙包快十倍……科技为防灾减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防灾求得平安在,减灾换得幸福来。灾害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做到有备无患才是最明智和正确的选择。让我们携手并肩,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于宗华)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