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作为
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党员干部只有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工作状态,方能创造不凡业绩,不负党的嘱托,不负人民期待。
“时时放心不下”是深植的为民情怀。我们党一直坚持人民至上,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心中有民,心中有责。面对疫情,自上而下,到处是各级党员干部奋战的身影。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疫情防控一线检查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机关党员下沉基层社区和交通卡口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基层党员干部夜以继日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广大党员干部植根于心的为民情怀,在点滴工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人民群众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
“时时放心不下”是满怀的责任担当。干事担事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病危时还在牵挂着工作,他问身边的同志县里的工作、生产情况,问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赵垛楼的庄稼淹了没有?秦寨盐碱地上的麦子长得咋样?老韩陵的泡桐树栽了多少……扶贫干部廖道明从走马上任保康扶贫办主任那一刻起就马不停蹄、日夜奋战,他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勤勉实干,为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尽心尽责履职担当、奋发作为,有力推动了我国各项事业的高效发展。
“时时放心不下”是无私的奉献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意思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党员干部心中想的是群众,心里念的是群众,先人后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无数党员干部涵养无私奉献精神,甘于牺牲自己、奉献人民,用实际行动当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员”,争做新时代的“奉献”者,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奋斗。
党员干部要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作为,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于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