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让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2022-05-03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李璐
2022-05-03  中国徐州网

日前,江苏省人社厅、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等10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开展2022年就业富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的通知》,通过就业帮扶增收入、技能帮扶强素质、社保帮扶保生活、人才帮扶促发展、公共服务惠民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农村要发展,人才是肱骨。长期以来,乡村人才外流、人才总量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较为突出,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江苏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厚植乡村振兴人才之林,先后出台《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着力破解乡村人才发展瓶颈,优化农村人才结构,推动人才向乡村倾斜,推动专家人才资源下沉,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运用到田间地头。

如何让人才在乡村“落地生根”,是必须要笃力写好的后半篇文章。乡村的条件有限,引进人才本身就存在较大难度,让人才流进来、留下来,不能只靠“情怀”支撑,既要“筑巢引凤”,更要“固巢养凤”。要切实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对于投身乡村建设的人才要适度进行政策倾斜,在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等方面下足功夫,让人才感受得到乡村温度,看得见乡村未来,才能真正于乡村的田野上“扎下根”。

加大向乡村人才“输血”的同时,更要培育乡村“造血”功能。我们不能因为忙于引进人才,而忽视本土人才,导致本土人才外流。要积极发掘“本土化”人才,坚持引培并举,吸引乡土能人返乡创业,开发用好各方面“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发挥“领头雁”“排头兵”作用,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新引擎”。组织农村转移劳动力、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让现代农业“慧”及民、“惠”于民,让老百姓真正把致富的“把式”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强则国家强。乡村蕴藏着无限的希望和动能,在这片大有可为的土地上我们更要大有作为,众志成城汇聚起强大的合力,让振兴的种子在这希望的田野开出更加灿烂的“富民”之花。(丁辉 周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