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优秀带动一个团队优秀
|
本报记者 董晓
在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徐州分公司的大楼内,有一处约50平方米的场地,房间简单质朴,墙上却挂满了各种荣誉证书,和证书挂在一起的还有很多劳模照片和劳模事迹,这里就是杨培培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是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新时代的劳模被赋予了全新的引导作用,而创新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这两者的碰撞就形成了劳模创新工作室。
为了发挥劳模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杨培培带领团队成员大胆创新、攻克难点,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优异成绩,杨培培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
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
“2020年2月,大家都在居家隔离,我在徐州市传染病医院,连续12小时紧急施工,确保了省、市两级远程会诊系统投入使用,为疫情防控做好保障。2022年3月,大家都在居家隔离,我在疫情防疫一线,全力为疫情防控信息化项目提供保障。”回顾这两年来的抗疫历程,杨培培百感交集,很有些感慨。
“冲锋向前、不怕辛苦”,杨培培一直都这样要求自己。
2009年研究生毕业于天津财经大学后,杨培培就来到了徐州移动公司,非通信专业科班出身的她,在刚开始工作时也会感觉力不从心。“不会,那就学。”杨培培说,“勤奋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白天跟着师傅跑,晚上跟着书本学,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杨培培的业务能力迅速提高,并在短短3个月内,由一名普通的集团客户经理被提拔为小组组长,还获得了市总工会“五一劳动技能能手”荣誉称号。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2014年10月,杨培培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杨培培的“爱学习、善钻研、不怕苦”也由此得到了推广。
结合工作需要,积极创新攻关是杨培培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工作方向。在杨培培的带领下,工作室“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带领广大员工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协作、技术发明等创新活动。如今,工作室建立了一支包括金银牌客户经理、技术骨干为成员的团队,现有劳模导师四人、核心学员十余人。
“创新发展离不开工作经验的积累,工作中我们非常注重‘老带新’这种传承与学习的工作方式。”为了在企业内营造深厚的“传、帮、带”氛围,有效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工作室创新开展了“师徒结对”的工作形式,充分发挥劳模、骨干的旗帜作用,让一个人优秀带动一个团队优秀,继而推动企业走上卓越的运营之道。
从个人成长到团队进步
一个企业,汇聚了各式各样的人才,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团队擅长的技能不尽相同,要把不同的团队很好地组织起来,就必须“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
为充分发挥工作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杨培培劳模创新工作室在运营生产过程中会培养选树劳模,发挥劳模的骨干带头作用,以此来激发广大员工的劳动热情和创新活力。
“以劳模为核心典范,工作室建立了科技、业务、管理、服务四大专业科研室,每一科研室由一名劳模担任导师,覆盖了运营生产各领域。”该公司工会主席赵翔介绍道,依托工作室,徐州移动创建了“卓越学院”,明确了导师、院士、学员三级管理要求,在各专业领域筛选青年骨干员工,建立“劳模导师+骨干学员”的1+N结对子学习小组,劳模导师通过课堂讲授、现场示范、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对学员进行指导培养。
为了团队的成长发展,杨培培确立了晨会制度,在半小时的时间里,“总结经验”提供可复制的模板,“提出问题”大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实现了“智慧众筹”,被大家称为“黄金半小时”。
在杨培培的带领下,徐州移动云龙营销中心集团客户部凤凰涅槃、乘势而上,曾荣获“徐州市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这支团队培养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江苏省劳动模范”1名、“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2名、徐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
从机制创新到引领发展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开启5G商用之路。从1G到5G,移动通信一代代走来。老百姓从不会发短信、不会上网,到只需一步手机就可以搞定吃穿用住行的一切需求,杨培培和她的团队也在这场时代变革中不断发展,成为引领技术创新、流程再造的前沿阵地和储备变革力量的人才摇篮。
企业创新战略要想从愿景转化为行动,并最终落地生根开花,强大的机制保障尤为关键。
“一线员工既是公司战略执行的最末端,又是直面客户的最前沿,他们对公司的运营管理最具发言权。我们不能期望基层员工定战略、搞研发,但是,我们不能不去倾听他们对于创新的声音。”为了有效倾听员工声音,徐州移动公司搭建了本地创新管理平台,员工可以实时登录提交创新提案。
经平台提交的创新想法,会自动流转,经专家审核采纳后,进入专业头脑风暴研讨,确认在公司层面采纳的,明确后续落实责任,形成闭环管理。
“前段时间,我们与徐州市卫生信息中心携手建设了徐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统。该系统的建成能够助力各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以信息化手段开展,给各级政府部门关于疫情防控各项管理及信息上报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杨培培介绍道。
在浓厚的创新氛围下,工作室创新项目成果丰硕。仅2021年,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组织开展的在岗技术革新评比活动中,就有3个创新项目榜上有名。
“不辜负客户的信赖、不辜负时代的期许”是杨培培奋战通信事业的初心所在。从3G、4G走来,杨培培和她的团队迎来了5G新时代,而他们也将牢记起航的初心,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