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唱响多元共治『协奏曲』
本报记者 张德鹤 林雪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
社会治理,尤其是基层治理事项千头万绪。如何瞄准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全面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进程?
“要强化党建引领,健全组织网络,把支部当成战斗堡垒,把社区当成工作阵地,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形成具有邳州特色的社会治理品牌。”邳州市委书记曹智在多次下基层摸实情调研中强调。
新路径
“一张网”覆盖一座城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
邳州将千条线穿进“一根针”,织成“一张网”,一“网”多“格”,让绝大多数问题解决在基层,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社,难事不出镇街。
这张网把大数据的支撑功能、网格化的联动效应、铁脚板的落地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紧密联系、环环相扣、一体运行。
网格吹哨,部门报到。
3月2日,官湖镇华南村平墩网格员杨文秀巡查走访时接到群众反映,平墩庄二组中心加油站旁的公交站指示牌不见了,难以确认站点具体位置,给群众乘车带来不便。杨文秀随即通过网格化中心平台派单给市交通运输局,当天下午就有专人重新将公交站牌竖了起来。
邳州全市被统一划分为1726个单元网格,每个网格“一人一网”,网格员集信息采集员、矛盾调解员、便民服务员、治理巡防员、人口协管员、政策宣传员“六大员”于一身。2021年,网格员通过平台上报事件286578条,一件件百姓身边的烦心事被一一解决。
“铁脚板”要走出效果、走出影响力,必须脚踏实地,真情为民。
刘强春担任邳城镇草寺村网格员5年以来,凭借一双“铁脚板”,穿梭在各家各户、田间地头,对村里的大事小情都了如指掌。有两位村民曾闹过矛盾,甚至还发生了肢体冲突。刘强春得知此事后,多次登门拜访,两家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数据赋能,让“一张网”更智慧,也更大更广。
邳州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智慧云平台以大数据中心为中枢,横向接入了相关部门单位联动智慧平台,整合“民生通”、政府服务热线等社会治理平台,纵向以网格化中心平台为主体,同步组建市镇村三级网格化中心,涵盖巡查管控、事件工单等8个模块。各类事件和群众求助、投诉统一接处,实行24小时数据送达,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新模式
“红物业”点亮群众心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物业公司忽视居民的诉求怎么办?小区公共设施建设不配套怎么办?居民和物业公司之间的痼疾如何破解?
邳州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物业管理新路径,去年起启动“强化党建引领打造‘红色物业’提升服务品质三年行动”,推动党支部进小区、党员进楼栋、服务进家门,以红色物业打造社会治理新模式。
“请大家有序排队……”4月20日,运河街道办事处汇龙国际花园小区居民以一个微网格为单位,在网格员的带领下,有序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仅4个小时就完成了26万人次的检测量。”运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郭大振深有感触,“这次疫情防控是对社会治理的一次大检验,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有效组织疫情防控的各个环节,‘红色物业’功不可没。小区党组织吸纳了党员、物业人员、志愿者等许多‘新军’,让疫情防控等工作更有组织,更有抓手。”
在“红色物业”的催化下,邳州基层组织力显著增强,一个个满腔热忱的“红色团队”入网入楼。截至目前,在邳州主城区526个小区,“红色团队”已包括3628名物业从业者、19家物业企业党支部和102家小区物业党支部。
在疫情防控期间,“红色物业”筑就了一道坚实的战斗堡垒;在平常的日子里,“红色物业”就是老百姓的身边人,将党组织的温暖传递到小区的各个角落。
在东湖街道雍福上城小区,道路宽敞平整,车辆停放有序。而在几个月前,不少业主还因为车辆乱停乱放、道路拥堵烦心。小区整体环境的可喜变化,缘于构建起“党组织+物业+业主”的三方共管服务模式。
“社工们通过走访,排查社情民意及各类矛盾隐患,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小港介绍说。
“红心”点亮“民心”。物业“红”了,民心就“暖”了,小区就“活”了,“红色物业”搭建起了物业、业主之间的“连心桥”。
新高度
文明城画出“同心圆”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2020年邳州创成苏北首家县级全国文明城市,目前正在向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高峰奋力攀登。
“要始终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有力抓手,以创建常态化推动社会治理长效化。通过党群‘大合唱’,将社会治理推向新高度。”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伟信心满满。
目前,邳州有1342个志愿服务组织、29万名志愿者,他们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常态化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医疗健身等文明实践活动,更好地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力量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去年9月,官湖镇华南村村民通过点单服务,一场“文化外卖”送到了家门口。原来,村民杨文秀通过朋友圈了解到“云平台”可以进行点单服务,考虑到村内好久没有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她萌发了点一单“文化外卖”的念头。令杨文秀没想到的是,官湖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接到她的点单后,立即安排文化志愿服务队精心组织策划,将演出送到了村民的家门口。
好人引领,模范带头,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基层治理由“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
2月3日,2021年度“最美邳州人”公布。他们中有警铃响起、即刻出发的消防员,有在东京残奥会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邳州残奥冠军们,有见义勇为争做传承雷锋精神的好市民,还有一颗丹心暖民心的警察……
邳州已连续开展9届“最美邳州人”评选活动,不断放大“最美邳州人”的示范效应,营造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有21人荣登“江苏好人榜”,10人获评“中国好人”;开展家风家训宣讲700余场,评选各级文明户(家庭)10万余户。
从一群人到一个社区,从一个社区到一座城,文明已成为195万邳州人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在文明的滋养中,文明“基因”已嵌入到邳州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催生为邳州长治久安的坚强保证。
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在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的赶考路上,邳州党员干部正争当“三问”公仆,争做“四有”典型,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描画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