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丰县 > 正文

吴建伟的三“早”致富经

2022-04-20  来源:丰县发布  编辑:王莉
2022-04-20  丰县发布

致富要有道,发展要趁早。近年来,丰县赵庄镇朱陈村依托传统农业种植资源,提早谋划,大力扶持农业种植大户试点特色农业,因地制宜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群众进行土地流转,为集约化、规模化特色大棚种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产业振兴之路。“早谋划”

走进赵庄镇朱陈村的大棚种植试验基地,果蔬清香扑鼻而来;7个蔬菜大棚整齐地排成一排,棚内果蔬种类繁多,涵盖西红柿、西瓜、豆角、黄瓜等七八个品种。

据了解,这些试验大棚是由村里种植大户吴建伟搭建而成。前几年,吴建伟为照顾家中母亲,决定与妻子二人一同返乡创业,创立了嘉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过几年摸索,逐步走出一条特色大棚农业种植之路,不仅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也为村子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早收获”

眼下正值西红柿播种的时节,而吴建伟的西红柿蔬菜大棚内,一排排支架上已经结出了一个个青涩的果实,工人们在大棚内忙着打理果蔬,劳作的欢声笑语预示着收获的喜悦。

吴建伟告诉记者,大棚种植能够实现早种植、早收获,极大提高土地利用率。通常来讲,普通的一块地一年最多可以种植两茬农作物,而大棚可以种植三到四茬农作物。当下大棚内的西红柿到5月底便可成熟上市,之后大棚内会陆续种植小青菜、香菜等其他经济作物,一个棚一年可收入2-3万元。

“早致富”

棚内满眼的新绿孕育着百姓们的新希望,一颗颗青涩的果实则是吴建伟和村干部们眼中的“致富果”。“大棚种植的果实口感好,价格高。按照目前的市场价,西红柿可卖到3-4元一斤。”谈到收益,吴建伟脸上乐开了花。此外,吴建伟还以一天80元的标准雇佣本地村民来打理果蔬,为本地村民就业增收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由于多年在外经商,吴建伟积累了不少客户群体。他一方面通过固定的渠道进行线下销售,另一方面紧跟互联网时代潮流,利用抖音、淘宝等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销售,为村子的农产品销售拓宽了路径,也为村子打开了“致富大门”。

谈到朱陈村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朱陈村驻村第一书记徐涛表示:当下已经通过召开村委会、民主协商等多种方式与村民达成共识,加快土地流转,依托大棚种植模式发展家庭农场等现代化农业,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带领村民共同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