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外防输入』第一道防线
|
本报记者 马国明
随着主城区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外防输入”压力也持续增大,高速公路卡口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也是外防疫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为全面做好交通卡口疫情防控工作,徐州交警各高速大队、公安检查站实行24小时联防联控值守机制,配合卫健部门、交通部门牢牢守住市区外围第一道防线。
4月18日一早,记者在三堡公安检查站看到,因为防疫查验,高速公路上有滞留车辆,虽然拥堵强度不高,但民警时刻紧盯着来车方向,同时拉响警报,提醒来车减速控距、与尾车保持合适距离。一夜的紧张忙碌,精神高度紧张的民警都熬红了双眼,面色苍白。
“在服务区执勤岗位,面对南来北往的车辆驾乘人员,我们会一遍又一遍解释着徐州的防疫政策,这里的驾驶员来自全国各地,接触面广,沟通过程中往往需要近距离接触,是个风险高地,但我们这个平均年龄49岁的集体,没有人叫苦叫累。” 三堡公安检查站站长邵劭是个双警家庭,爱人在派出所工作,两人一直坚守抗疫一线,“回想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三堡公安检查站全体民警主动请战,圆满完成了任务。也是那时,一中队指导员司元羽同志因劳累过度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斯人虽已去,精神永留存。”邵劭动容地回忆着。
“前两天我正在彭城收费站执勤,在查验过往车辆时,发现其中一辆货车途经中高风险地区,副驾驶员还没有佩戴口罩。当我们要求他佩戴口罩时,他虽然点头应诺,却未见其行动。经检查,发现他车内的防疫物资已经快用完了,我们就将自用的口罩转赠给他,并对其驾驶室进行了消毒处理,经检查‘两码一核酸’均无问题后,我们又带着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就地在彭城收费站疫情防控查验点做了核酸检测采样。 ”高速五大队民警闫建介绍,“在查验卡点,我们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要查验每一辆过往车辆里人员的‘两码一核酸’,车辆增多时要做好交通疏导和后方预警,有时发现‘红码’人员,我们就要通知防疫单位,切实把好入徐关。”
连日来,高速一大队民警吴建华一直以队为家,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战。执勤过程中,他温馨提示每一位驾乘人员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遇到群众不理解时,他又耐心地进行讲解,取得群众的理解和配合。前不久,吴建华正在岗位值守,一名年轻男子急匆匆地跑到他面前,称车上有孕妇马上要生了急需去医院,但他不熟悉路况,需要帮助。吴建华立即将此情况报大队领导后,驾驶警车拉响警笛在前方带路,将本需30分钟的路程缩短至12分钟,产妇得到了及时送治。
“100辆、1000辆;1000人,2000人……记不清核查了多少辆车多少人了,不论多少车多少人,我们都要守住这道防线,严防疫情输入。”48岁的高速五大队民警张峰是一名从警25年、有着27年党龄的老民警了,他闻令而动,守护在徐州的北大门已经多天没有回家,和同事一起对每一辆过往车辆和每一名过往人员进行检查,“民警就要冲在一线,关键时刻党员在前,警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