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以法治建设之“弦”奏响社会保障之“歌”

2022-04-18  来源:  编辑:李璐
2022-04-18  

4月16日,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文章指出,要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社会保障,法治先行。要大力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化,全面健全社会保障资金监管体系,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或挪用贪占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的违法行为,牢牢攥紧人民群众的“养老钱”和“保命钱”。要不忘为民初心,绷紧法治建设之“弦”,牢记服务使命,奏响社会保障之“歌”。

推进科学立法,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科学立法是政策得以合理实施的有效保障,是社会保障措施全面推广的坚实后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把发展改革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结合起来。规范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要从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等多个层面上制定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将其与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紧密结合起来,在立法领域推进“有没有”向“好不好”的合理转变。积极发挥立法引领作用,推进社会保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法律法规建设,与时俱进,贯通社会保险法和劳动法的内在联系,打造社会保障规范平台,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推进严格执法,强化系统运行实效。法不严则不治,令不行则不严。要秉持严格的执法态度,不讲请、不留面,坚决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或挪用贪占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的违法行为,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维护社会保障资金安全。要注重系统运行实效,严格执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制度,全面规范社会保障资金使用方式,完善严格的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保持公正透明廉洁的良好作风。推动处罚与教育手段同时开展,晓理明法,在社会保障领域达到惩前毖后的警示作用。

推进公正司法,拓宽救济服务渠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司法公正是文明社会的一项巨大进步,社会保障的司法公正更是社会保障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兜牢人民群众民生底线,落实人民群众社会保障权利,保证司法公平,树立司法救济理念,完善司法救济制度。紧跟时代步伐,根据社会保障发展实际,开辟多种司法救济服务渠道,及时调整医疗费、养老金、经济补偿金等多种社会保障资金申领途径,简化办理手续,提高办理速度,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便利。要加大公益领域的投入,提供多种公益形式的司法援助,将社会保障领域的相关案件纳入司法救济体系。

推进全民守法,夯实社会保障基础。法律行随手,诗书坐满箱。全民守法在依法治国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对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更是一道坚实的屏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加强领导干部对社会保障法律的学习和研究,依法办事,带头守法,让遵纪守法的思想牢牢印刻在领导干部心中。要普及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知识,将社会保障法治教育纳入学习体系,以教育引导方式推动普法实践成果实现。紧跟时代潮流,通过新媒体方式广泛普及社会保险法、劳动法和预算法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社会保障法律,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普法氛围。(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