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 与病毒较量
本报记者 樊海涛
样本接收、信息核对、样本编号、核酸提取、扩增分析,到结果判读、上传结果……连日来,位于新城片区的徐州龙肽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检验师们废寝忘食,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他们用“火眼金睛”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坚实壁垒。
2020年秋,作为徐州市重点招商的大健康产业项目,龙肽医学实现当年开工、当年营业。去年11月,作为云龙区唯一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被纳入全市全员核酸检验机构名单。今年春节前后,龙肽医学根据分工部署,每日对该区小学、幼儿园进行20%人员抽检。3月28日下午,该实验室完成抽查检测任务时,接到区卫健部门实施全员核酸检测的指令。“当晚我们召集所有员工,召开动员会,连夜赴外地调运试管试剂,增加检测物资储备。”徐州龙肽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兵介绍。
随后,龙肽医学检验实验室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在原本就已加快检测节奏的情况下,又摁下了快进键。
这家实验室最先承担着云龙区10所学校、84家幼儿园的全员核酸样本检测,之后新增该区大龙湖街道、汉风街道、骆驼山街道、子房街道、彭城街道等办事处的风险样品的检测与区疾控中心隔离点密接、次密接人员的检测,还要支援泉山区翟山街道、金山街道、七里沟街道的检测工作。
“每日正常接样5000管,即检测5万人,高峰时检测7000至8000管,即7万至8万人次,最忙一天检测近10万人次。”龙肽医学办公室副主任兼检验实验室主任葛静说,这段时间,实验室人员都撂下了家庭,全员食宿在公司,开足马力投入核酸样本检测。
“只有人等样本,不能样本等人。”检验师们时刻处于战时状态,在数十平方米的负压检测室内,检验师们“全副武装”,埋头进行核酸样本检测工作。每一个样本的处理和提取,都是与病毒的“近身搏击”。在负压环境下连续高强度的工作,汗水浸湿了衣物,口罩压痛了鼻梁,脸上有了深深的勒痕……即使这样,他们仍打起十二分精神,确保实验准确进行,直到每一批样本检测结果出来。
为快速、准确、规范做好核酸检测工作,实验室50余名检验师分三组,每组8小时一班,做到人歇机不停,24小时连轴转,以最快速度完成每一次检测排查,确保一出结果,第一时间反馈,为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尽早做到风险人群应隔尽隔及社会面的严格管控。
“按规定,样本每1小时传递一次,但各地样本送到实验室时,间隔不会这么准确,一箱箱核酸样本几乎源源不断地送过来。”葛静说。
排管、上架、扫码预处理……这时检验师不再分组,而是全体行动、及时检验。大家见缝插针般地休息,每人每天平均休息四五个小时。最忙时,很多人35小时没休息一次。
“老人、孩子根本顾不上。”葛静说,检验师曹端玉家在惠民花园,离公司最近,同样半个月没回家。其爱人出差在外,两个孩子没人管,她只能通过电话嘱咐大的照顾小的。
接受标本、上传检测数据、后期物料保障,到一线进行消杀、复核相关环节等,办公室主任蔡同也是夜以继日连轴运转,半月来瘦了10斤。蔡同的爱人也在一线参加防控工作,凌晨劳累时,夫妇俩通过微信互发抗疫图片,相互鼓励、支持。
自3月底全员核酸检测以来,作为公司负责人,魏兵连续18天没回过家。他患有脑梗,去年刚做了一次手术。年初以来,魏兵又感到头脑沉闷,经常疼痛。2月初,他趁春节放假到北京协和医院进行检查,约好3月20日前去治疗。然而,新一轮疫情来袭,他毅然取消了与院方的预约,领导实验室全力开展检测工作。检测物资与人员调配、精准上传数据、夜间检查消杀管理等情况,魏兵不顾自身病情,与员工们并肩奋战。截至目前,该实验室累计完成40余万人次的核酸检测。
“疫情防控,是医药健康行业应肩负的社会责任。”面对一些亲朋好友“注意身体”的劝告,魏兵总是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