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专题新闻 > 正文

战“疫”日记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2022-04-11  来源:学习强国徐州学习平台  编辑:张一一
2022-04-11  学习强国徐州学习平台

4月11日,徐州发布消息:自12日起,实施分区分类精准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欣喜之余,十多天来,和“战友”们在泉山区天山绿洲小区二期坚守“阵地”的画面,不停地在我脑海中浮现。

参与组织多轮核酸检测志愿服务、排查居民核酸检测情况、协助维持小区进出秩序……我们这些来自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40多名党员志愿者们,用不怕苦不怕累、哪里需要去哪里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诠释人世间的无私大爱。

岗位“秒光”显担当

为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我提前制作可多人线上编辑的值班表格,每发到群里就发现岗位“秒光”。要知道,核酸检测每一个时间段、每一项工作都不轻松:早班志愿者们需要5时许提前到场,做好防护和各项准备工作;第二班志愿者要饿着肚子坚持到12时30分,等下一班志愿者赶来,双方对接完工作才能回家;而第三班的同志则要穿着防护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段坚守。

记得4月9日天气格外炎热,因临时接到中午12时至下午6时全员核酸检测的通知,我赶紧做好岗位表发进微信群里,就在我隐隐担心人手不够时,一个个熟悉的姓名陆续填满了表格,而群里还不停有志愿者@我:“帮我填一个,随便什么时间、什么岗位。”“还有哪个岗位需要,我上!”

在我们这个志愿者群体中,有一些不善于使用手机的老同志,可以想象他们和年轻的同志们拼“手速”会有多难。记得有天晚上11时许,来自市人大农委的志愿者马济民微信告诉我:“我不太会操作,请一定把我填到最艰苦的岗位上!”

来自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的志愿者史可,总是第一时间抢着报居民核酸信息采集录入岗位的工作。直到最近我才知道,前些日子她扭伤了脚,本可以在家休息,却毅然选择跟大家在一起坚守岗位。

原本我和这些“战友”们并不认识,但通过这次志愿服务,看到这些熟悉的名字,我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一张张坚毅担当的面庞,感受到来自这样一个温暖团队奋勇向前的澎湃动力。

一拉就响作贡献

“招募Excel小能手,协助合并今天白天登记的表格。”4月5日晚8时21分,我在微信群里吆喝了一嗓子,来自徐州工程机械配件行业商会党支部的志愿者郭爱第一个响应。9时30分左右,我处理好全部的表格后,做表格的志愿者们已经前来领任务,第二天一早8时许,120页纸质表格全部录入完毕,纸质版全部收回。

最令我感动的是市总工会的王夙同志,她因为本轮疫情的缘故,笔记本电脑放在单位,当晚只能靠手指敲击手机上的小小屏幕录入。而且,她还有幼小的孩子需要照顾,数据录入工作只能等孩子熟睡后再进行。即便如此,她也没有耽误进度。

在我的这些“战友”中,他们有人居家办公,繁忙如常;有人冒着风险到工作岗位坚守;有人家中有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童需要照顾……然而,他们对待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没有一人退缩,为了兼顾家庭、工作和疫情防控,他们选择在不同时间段的班组轮流服务。一些志愿者还动员家人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比如孙强和张明艳、李玉帅和李春红、孙治国和徐莉以及张家豪和金玮,这四对志愿者夫妇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分工协作,出色地完成了每一项志愿服务工作。

绿色通道有温情

“谢谢你们了!孩子上网课,就中午这一会有空,有绿色通道让她先做就行,我接着到后面排队去。”“大叔,您腿脚不好,我扶您到这边绿色通道吧。”“好的,谢谢你!”最近几轮核酸检测,看到老人、上网课的学生、残疾人等需要照顾的群体有了笑容,广大居民也都非常理解和谦让,我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就在4月5日晚,为了便于需要照顾群体尽快做核酸采样和维护公平秩序,志愿者微信群里对“绿色通道”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徐州市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的汤明洁发现,上网课的学生时间紧,如果要像其他人一样排队,肯定会耽误学习,她倡议建立核酸采样绿色通道。

为了既能保证需要照顾的群体来到就做,不耽误时间,也不浪费这样一个采样点位,大家达成共识——开通绿色通道,当绿色通道空闲时,旁边点位的等候者可依照志愿者的指引,前往采样。“我们自己累点麻烦点,不就是为了广大居民能轻松一点、容易一点吗?”就是这样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凝聚起我们所有志愿者的力量共克时艰。

在我的“战友”中,还有一位真正的“大白”——张扬同志。他在结束单位多日的工作后,放弃休息,毅然加入我们的队伍,为我们小区保质保量准时完成核酸检测任务作出了巨大贡献。

市审计局苗建民、市委组织部李家春、市政府办公室张明奇、市医保中心王晓艳和孙梓妍、徐州地铁集团王振坤、国盛集团蒋寓理……还有很多党员志愿者、很多感人瞬间,不能一一记录,但他们所有的付出,所挥洒的汗水,所留下不知疲惫、勇往直前的身影,一定会被这个温暖的春天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