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邳州这样保障企业生产
与时间赛跑 与疫情较量
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连日来,我市各地
在采取精准防控措施的同时
努力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营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
01经开区
走进位于经开区的沂州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即将进入厂区的一辆货车进行消杀,在查验相关手续后,引导车辆进入厂区。
疫情防控期间车辆管控较为严格,公司因原材料供应不上,生产一度受到影响。“经开区第一时间指派专人对接、协调车辆,保障了防疫期间的物资正常通行,企业生产平稳进行。”沂州科技工作人员皮彦虎说。
眼下,江苏上达半导体正在赶制一批超薄柔性封装基板的生产订单。“当前产能为500万片/月,较之前有所提升,5月份的订单要发往苏州、合肥,我们在做好防疫的同时,积极组织生产,确保准时送达。”公司人事行政部经理马翠平如是说。
02官湖镇
在位于官湖镇的爱依智能家居生产车间,200多名员工全部到位,各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公司总经理袁江波介绍:“一期有11条生产线,主要生产沙发,产量达200件/天。”
受疫情影响,企业生产所需的板材、五金、海绵等原材料紧缺。了解情况后,官湖镇项目服务办为符合条件的车辆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点对点”认领运输,无接触快速装卸货。
袁江波说:“镇里安排人员到高速路口接车,全程跟踪和管控以及服务,我们生产更安心了。”
03碾庄镇
3月份以来,碾庄镇重大工业项目开元大川进入试生产阶段,订单不断增加,但受疫情影响,给企业生产带来了一些问题。
开元大川副总经理王军告诉记者:“试生产阶段,需要从总公司调派技术人员过来培训,技术人员必须做好隔离,上班之后还要每天做核酸检测,占用时间较多。”
对此,碾庄镇企服中心立刻成立专项小组,及时同涉及的相关部门沟通、协商。碾庄镇企服中心工作人员刘永萍表示:“我们和镇卫生院对接协调,并借助网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员工正常培训。”
园区的另一家企业柏通铝业生产的灯具和路牌等供给的上游企业均位于上海与杭州,两地疫情出现后,一度导致企业产能过剩。
在镇里的牵线下,企业销售难题逐步得到化解。焦欣涛说:“我们正在积极和客户沟通,确认新订单,4月份以后会慢慢好转。”
“我们采取‘保姆式、清单式’的服务方式,保障园区40家企业生产不掉档。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电话招商、网络招商,吸引更多企业落户。”企服中心工作人员刘永萍说。
04岔河镇
日前,在位于岔河镇的江苏龙洋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佩戴口罩、有条不紊地在各自岗位上赶订单。公司负责人张宝介绍:“目前订单已排至5月份,今年新增两个设备,计划今年将突破1200吨/月。”
记者在发货区看到,一批生产变压器铁芯产品正在装车发货。而就在前几天,因疫情导致原材料运输不畅,企业订单差点违约。园区工作人员从中积极协调,及时帮助办理运输车辆通行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园区经济发展部工作人员赵浩说:“企业原材料是硅钢片,需要从广东运输。我们安排工作人员去高速路口接车,查验两码和核酸检测报告,带到园区,让司机不下车进行消杀,即卸即走。”
疫情防控期间,岔河镇实行全体人员包项目,一个人分包一个项目,一个项目一个推进机制。岔河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沙丰介绍:“我们对外来人员落实相应管控措施,与企业签订‘非必要不出徐’承诺书,在保证防控措施前提下,为企业提供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按时投产。”
05宿羊山镇
位于宿羊山镇的黎明食品主要向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出口保鲜大蒜。为做好防疫工作,运输车辆来邳前,公司提前把车辆、人员信息向镇里报备,由镇里出具证明,组织人员接驳车辆,同时组织防疫人员提前来到公司准备消杀工作。
宿羊山镇卫生院防保站护士刘会告诉记者:“我们先对驾驶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随后进行统一消杀,并将相关采样标本统一送到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
除了保障企业正常出口,在疫情防控期间,宿羊山镇还积极帮助辖区内在建项目解决问题。江苏鑫瑞源食品有限公司因生产需要,正在建设二期项目,主要包括冷库以及大蒜深加工车间,存储能力达2万吨。
据了解,该项目投产后,将增加300到500个工作岗位,同时,公司还和当地蒜农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有效保障蒜农收益。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宿羊山镇在督促企业落实、落细防控措施的同时,安排专人一对一帮扶企业解决原料、产品运输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