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社情民意 架起抗疫“连心桥”
本报记者 闫琦 通讯员 郁吴颖
“现在我们出行方便多了,感谢您为我们呼吁!”近日,市政协常委刘慧收到奋战在一线的“大白”医生发来的一条微信。背后故事,源于一条社情民意信息。
4月3日,徐州市主城区从严防控第5天。
上午10时,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系统先后收到《保障医务人员车辆正常通行刻不容缓》《关于尽快解决抗疫期间医务工作者通行证的建议》两条社情民意信息。这两条信息分别由市政协常委、徐州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主任刘慧,市政协委员、徐州市爱心医院院长助理刘子安发来。
“医务人员出行遇到了困难,亟待解决!”市政协研究室迅速与委员沟通了解具体情况。原来,为保障疫情期间群众就医需求,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协调组于3月31日发出《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医护人员正常通行的通知》。随着我市疫情防控形势变化,4月1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随即发布了《关于严格车辆出行管控的通告》。
通告中未对医护人员车辆出行作出明确规定。当日,徐州市主城区各卡口、各街道、各小区等一线管控点位,对医护人员车辆放行的标准尺度把握不尽相同,导致部分医护人员出行遇到不同程度的阻碍。
据委员调查了解,部分医护人员起早摸黑赶往疫情防控一线,出小区困难,开车被卡口拦截封堵,反复绕行才能到达工作岗位。这无疑使原本就承受巨大疫情防控压力的医护人员,又增加了额外的心理负担。
问题紧迫,马上解决!
市政协研究室工作人员立即梳理问题、整合内容、完善建议,撰写《关于尽快解决抗疫期间医护人员车辆通行的建议》综合专报。下午2时,经多次听取委员意见修改后,这份社情民意专报送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案头。
4月4日,徐州市主城区从严防控第6天。
“请综合组尽快协调处理。”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
“4月4日晚已通知交警部门,医护人员凭单位证明、个人工作证件和健康证明通行。”市政府对信息的反馈、落实很快就来了。
4月5日,徐州市主城区从严防控第7天。
上午,委员陆续收到了反馈信息,医护人员的出行畅通了。
下午,“徐州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防疫百事通 防疫四问:抗疫期间医护人员车辆如何通行?》,对此事作出回应,问题妥善解决。
4月6日,徐州市主城区从严防控第8天。
市政协委员汪超提交了《防范在徐高校学生私自翻墙外出风险 堵住疫情防控的破防点》的信息。市领导批示后,市政协将其转送相关职能部门办理。
4月8日,徐州市主城区从严防控第10天。
如何加强“黄码”人群管理,做好精准防控工作?
如何做好志愿者调度、管理和激励工作?
如何保障时令农产品供销两通?
如何提高全员核酸检测“应检尽检”覆盖率?
如何加强基层社区治理能力?
……
广大政协委员在疫情防控一线忙碌之余,记录下了一条条社情民意。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小”事,成为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政协委员、党派团体、县区政协同志们共同关心、关切、关注的“大”事。全市政协系统信念如磐、众志成城,坚守一线、不忘建言,持续发出“好声音”,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目前,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系统已收到相关社情民意信息120余条,市政协研究室积极发挥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连心桥”作用,及时与委员、相关部门电话沟通、了解核实情况30余次,形成社情民意专报9期,集中整理信息意见后转相关部门2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