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 | 脱下“橄榄绿”穿上“志愿红”
徐州战“疫”集结号吹响,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一名退役军人,深知打赢这场“硬战”,自己责无旁贷。
3月28日晚上,社区书记在网格群里招募志愿者,我毫不犹豫报了名。得知自己报名成功,我第一时间赶到居委会等待社区分配任务。此时的居委会就像一座“不夜城”,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网格员忙碌的身影一刻没有停歇。
我的工作是在核酸采集区协助医护人员,每十根棉签为一组分好,待十个人采样完毕后及时提醒医护人员进行封管。这份工作虽简单,但我却丝毫不敢放松。
穿戴好防护装备的那一刻,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属于我的抗击疫情战斗打响了,这一刻有紧张、有自豪、有压力。我害怕自己数错采样棉签,也害怕自己递给医护人员棉签的时间慢,影响核酸采样速度,但同时也为自己能参与社区疫情防控而高兴。
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在紧锣密鼓中开始了,社区居民有序排着队,依次等待采样。十根十根又十根,我机械地重复着传递棉签的动作,周围的一切似乎都与我无关。从夜晚到凌晨,深夜的寒冷已被内心的信念驱散,经过8个小时的奋战,我们结束了第一轮核酸检测。在脱下防护服后,才发现衣服被汗水打湿了,手臂的酸痛也阵阵袭来,口罩的勒痕摸起来很明显。
来不及好好休息,第二天中午我就又接到了任务,马不停蹄地奔赴社区参与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好在经历了第一轮核酸检测后,我对自己的工作已经轻车熟路了,与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也更加默契。

在接下来的几轮全员核酸检测中,我又多了一份任务,那就是陪同医护人员上门对社区里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核酸采样。由于社区道路狭窄,电动三轮车就在采样工作中大显身手。我们在熟悉社区情况的工作人员带领下,坐着三轮车挨家挨户为老人采样。坐在车上,我不禁感叹,此时的电动车是多么“威风凛凛”啊!
在上门采样中,我主要为老人详细讲解核酸检测的注意事项,引导老人如何配合医护人员做好采集工作。“爷爷,奶奶,我们来给你们做核酸啦。”“真是谢谢你们了,你们真是辛苦了。”爷爷奶奶总是面带微笑地说。这是我们上门进行核酸采样时最常听到的对话,简单却温暖。透过口罩,看到爷爷、奶奶脸上的笑容,我无比欣慰。这笑容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也让我们更加坚定齐心协力战胜疫情的决心与信心。
社区是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筑牢把好社区疫情防控关,是我们每一位居民的责任和义务。很庆幸我能成为一名志愿者,与战友们并肩作战,为疫情消散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很庆幸自己能够以实际行动接受党组织的考验,无愧于军人的称号。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疫情终将过去,春暖一定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