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不能哭”彰显战胜疫情的底气和力量
“共产党员不能哭”,这不是战“疫”一线的豪言壮语,而是一位丈夫微信里安抚妻子的“甜言蜜语”。
3月29日晚上11点多,在防疫一线辛苦了一天的江苏徐州铜山区利国镇工作人员刘翠,终于得空给丈夫发了一段微信:“我已经弄了三个宾馆了,清退住户,改造宾馆,我想米(女儿的名字),我想哭……”而此刻,刘翠的丈夫也正在距离她65公里外的棠张镇防控疫情。“共产党员不能哭。”短短七个字,丈夫魏海震的回复简短而坚定。眼下,全国29省份疫情多点散发、防控难度持续升级,这句特殊的“甜言蜜语”安抚的不仅是妻子的疲惫身心,也让更多“围观”网友收获战胜疫情的底气和力量。
“共产党员不能哭”是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战胜疫情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赢得民心。每到要经受考验的关键时刻,共产党员就一定会站出来,站到队伍的最前面。3月28日,江苏徐州新发现4例阳性感染者,其活动轨迹涉及市区多个场所。中共徐州市委组织部向全市党员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市51.19万名共产党员迅速行动起来。全市党员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甘于奉献,用51.19万“党员徽章红”牢牢守住1000万徐州人民的“健康绿”,当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守门员”“战斗员”,让党员徽章闪耀在最关键的岗位,用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所凝结而成的人格力量的真实缩影,是党团结人民、凝聚人心的最直观、最感人、最具魅力的力量。
“我想米,我想哭”的背后是一个普通妈妈最真实的脆弱。“防护服就是战袍,身披战袍就是身披责任。”这是抗疫殉职医生白晓卉生前说过的话。3月20日,山东省支援威海临床医学检验专家、共产党员白晓卉在抗疫一线连续高强度工作后,突发心梗,不幸殉职。身披国旗,白菊相簇,这朵“最美战疫之花”永远地留在了2022年的春天,她那一双年幼的儿女,再也等不到晚归的母亲。“自古忠孝难两全”,当疫情卷土重来,含泪挥别父母亲儿,白晓卉说自己唯一的愿望,就是疫情赶紧结束,要带那两个小家伙去海洋馆。女儿说,妈妈是“说谎精”,是匹诺曹,每次说要去,结果都没去成……脱下战袍,她们只是一个普通妈妈,父母亲儿是她们内心深处的“软肋”;身披战袍,她们以初心为“铠甲”,舍小家为国家,纵使辜负了孩子们的期盼,也要把自身的光亮奉献给人民。
有一种浪漫叫“并肩作战”,有一种默契叫“战‘疫’夫妻”。“这段时间很少和妻子通电话,只是偶尔互发微信关心下彼此,都很忙。”在三亚海棠湾,三亚市公安局海棠分局法制大队民警罗旋章坚守在抗疫一线,身着厚重的防护服,衣裤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而在几十公里外的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他的妻子孟玉同样坚守在机场安检通道,常常一站就是一天。“爸爸,你是不是在抗‘疫’呀?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好想你,你回来抱抱我和妹妹好不好……”儿子2岁7个月,女儿才8个月,想孩子了,他们也只能在换班休息时见缝插针通过手机联系,一遍遍亲热地叫着“宝贝”,一天的疲惫也随之消散。俗话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放眼华夏大地,还有许多像罗旋章、孟玉,魏海震、刘翠一样的家庭组成的战“疫”堡垒,他们遥遥相望,并肩同心。守住“疫”线就是守住家、守住国,当爱与坚守同在,怀着这份共同的信念,就有了战胜疫情的底气和力量,我们一定能携手共度这场“倒春寒”。(孟祥)
编辑:崔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