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低碳祭扫让传统清明更“清明”
祭奠先人表哀思。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慎终追远、缅怀英烈、悼念先人寄托哀思的时节,需要从增强监管实效、加大宣传力度、树牢文明意识三个方面,引导群众以文明低碳的方式过清明。在配合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树立文明新风,营造文明绿色、生态环保、简约安全的清明祭扫环境。
文明低碳祭扫要抓好监管这个关键。传统清明祭扫一般采用焚烧纸钱等方式,如果不注意明火使用,极有可能引发火灾,因不文明祭扫引发火灾甚至森林大火屡见不鲜,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害。消除这一隐患,要采取强化监管与群众自治相结合,既以制度管人管事管作风,充分发挥镇、村管理职能,建设一批守灵中心等治丧场所,为群众解除“后顾之忧”,加大山林卡口执勤值守力度,促进监管见行见效,推动党员干部自觉参与文明低碳祭扫,接受群众监督;也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将“孝老爱亲、勤俭节约、邻里互助、喜事简办、厚养薄葬”等内容写进村规民约,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摒弃恶俗陋习、倡树文明新风。
文明低碳祭扫要做好宣传这篇文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防疫防火有关通告、法规、政策的知晓率,强化疫情防控和森林防火意识。组织开展“用纸钱换领鲜花、树苗”“丝带寄哀思”等活动,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欢迎,引导群众将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当成首选。大力宣传智慧殡葬便民服务,便利群众网上祭扫、网上预约、留言祈福。通过广泛宣传让更多人明白,低碳祭扫也能让清明充满仪式感。近日,江苏南京市民纷纷通过“宁思念”网上祭扫平台进行“云祭祀”,缅怀先人,祭奠先烈,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崇尚了文明。
文明低碳祭扫要树好意识这个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祭扫活动也是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方面。祭奠先人不可能总是老模样,那只是一种原教旨的乡愁。我们要不断丰富传统节日的内涵,引导更多人通过网络祭扫、踏青遥祭、经典诵读、植树造林等方式缅怀逝者;也要树立厚养薄葬新观念,老人在世多孝敬、离世祭祀不攀比,倡导树立孝老爱亲、移风易俗新风尚,让传统清明更“清明”。(辛春晓)
编辑: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