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云祭扫” 让清明更“清明”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在往年,不少人会选择在清明假期远足祭扫、缅怀先人。然而,今年受新冠肺炎的影响,大部分地区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倡导用“云祭扫”代替现场祭扫活动,点击鼠标就能点燃一支蜡烛,敲打键盘就能送上一段寄语,诸如此类依托互联网产生的“云祭扫”一时成为清明祭扫的主流。
“云祭扫”是疫情防控的客观必须。当前,疫情呈多发散发高发趋势,防控正处在最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动员起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清明期间的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退路、必须打好的硬仗。疫情期间,无数无名英雄用“平凡之举”为广大人民编织“希望之网”,我们有责任守护逆行者们无私奉献换来的抗“疫”成果,不扎堆、不聚集是我们力所能及的行动,推行“云祭扫”是疫情防控的客观必须。线上寄托一片哀思、一份祝福,既缅怀了先辈又守住了抗“疫”成果,形成抗“疫”合力。
“云祭扫”是祭扫形式的再次创新。有人说,“云祭扫”不够隆重,欠了一份真挚,少了一份真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为清明祭扫插上“网络云”翅膀,突破时间、空间的束缚,它对祭扫形式进行了创新,却没有改变其内核——缅怀先人,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利用云端与亲属一同祭拜,寄出缅怀的家书,点燃追忆的蜡烛,何尝不是一种心灵慰藉?并且,“云祭扫”的出现免去了扫墓的风尘仆仆,人们不必冒着“雨纷纷”,看“行人欲断魂”,它让祭扫数字化、现代化,何尝不是一种便利?只要我们心中留有对故人的眷恋,何须拘泥于形式?不妨让“云祭扫”成为时代新风尚。
“云祭扫”是绿色环保的有力推手。传统祭扫中,人们往往会在先辈墓前点一炷香、燃一挂鞭炮、烧一沓纸钱。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大家都意识到,绿色是发展的底色,传统祭扫与绿色环保的主旋律相背离。祭品焚烧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残渣并释放大量有害气体,造成环境污染,有时迸发出的星火还会造成不可逆的灾害。而“云祭扫”让祭扫化繁为简,做到不点蜡烛,不烧纸钱,通过科技又文明的方式为绿水青山增添了一抹亮色。不难得出,“云祭扫”是顺应时代而衍生的一种“绿色革命”,推广“云祭扫”就是推广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就是倡导更多的绿色转型,就是呼吁每位公民为建设美丽中国而自觉行动。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云祭扫”的普及是大势所趋,过一个平安、简约、文明、环保的清明节理应成为每位公民的自觉行动。将文明祭扫落实在点滴行动,愿清明随“云”而起,线上“云祭扫”,让清明更“清明”。(闫鑫雨)
编辑: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