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社区书记的“疫”线身影
|
本报记者 李姗 宋新
“送到抢救室的时候,血压已经达到215mmHg,要是再晚来几分钟,恐怕……”6昼夜连续不停地工作,4月3日上午10时左右,鼓楼区环城街道环城社区党委书记张诗浩晕倒在抗疫一线,被送往医院急救,医生在为她测量血压时说道。
“她一醒来,就让我给她同事发信息交代工作”
“今天全员核酸检测启动正常吗?密接居民转运完成了吗?昨天新来的党员志愿者排好班了吧……”4月4日上午,记者在医院见到张诗浩时,还在打点滴的她正给社区工作人员打电话联系工作。了解到一切工作顺利进行时,张诗浩有些歉疚地对同事说:“你们的口罩都戴好,做好个人防护,我这关键时候掉链子,真是不好意思!”
“我的记录本呢?千万别搞错了!”在医院陪护妻子的李勇,对于张诗浩很是心疼,“这是她晕倒清醒后的第一句话。”
“3日晚上8点多清醒一点后,她的手还在哆嗦,就让我抓紧用她的手机给同事发信息,联系全员核酸检测的事情、注意核实新封控楼栋人员信息……”李勇劝张诗浩,好好歇歇吧,“不过我也理解她,毕竟事情太多了!”
“这些事情原来都是我对接的,不能因为我影响了整个工作流程。”在3日晚上10点多,能自主地使用手机后,张诗浩安排同事一一对接好各个条线、交代好各项工作的注意点。记者看到在“社区大家庭”群里,4日0:19她发出了一条信息。随后,清晨6点多,她再次在“社区大家庭”群里提醒大家送检核酸检测样本的注意事项,“我不是工作狂,但我真是怕因为我掉链子,影响了大家的工作,大家都那么辛苦。”
“我就你一个孩子,你要好好爱护自己……你才41岁,可不能倒下!”张诗浩的手机上存着妈妈发来的微信语音留言。“妈妈知道我住院后都心疼哭了。我也不敢把刚到医院的危险情况告诉父母,怕他们再担心。”说起亲人,张诗浩忍不住泪流满面,但同事的电话打过来时,她马上擦干眼泪,继续处理工作。
“虽然现在情况相对稳定了,但一星期内都可能出现病情反复,还是要注意休息!”张诗浩的接诊医生李振东说:“刚来的时候血压215mmHg,属于比较危险的了,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脑血管破裂,这才好一点,就开始打电话、忙工作……”
“我们有啥事,都喜欢找她!”
张诗浩在东华小区门口晕倒时,社区工作人员史瑞琳正巧经过,她连忙打“120”叫来了救护车……正在现场做核酸检测采样的医务人员迅速展开急救,闻讯赶来的社区同事、志愿者一起将张诗浩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治疗。同事说:“居民转运的事情、封控的事情、物资保障的事情……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找她协调、找她处理。她实在是太辛苦了。”
“当时我在家听见楼下的动静,从窗户中看到是张书记晕倒了,急死我了!”东华小区居民徐冉说,“疫情发生以来,张书记带着工作人员一起干,每天忙着给居民配送物资、解决居民难题……真是不容易。我们有啥事,都喜欢找她!”
“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都需要她来调度,累到不行的时候,她就靠在小区长椅上简单休息一会儿,吃饭也只能随便扒拉几口,确实太辛苦了!”环城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王培说,“事发当晚8点多,我接到她爱人发来的微信截图,让我对接医务人员准备全员核酸检测。”
环城社区散片区和老旧小区多,有常住居民7000余名,其中老年人居多。目前,这里有3个封控区、3个管控区,共涉及1500余户居民,疫情防控任务重、压力大。6天6夜,张诗浩在区、街道领导的带领下,和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一起,坚守一线,对辖区所有小区楼栋开展拉网式“扫楼”,挨家挨户上门通知居民、统计信息、发放物资,没有电梯,他们只能一层一层爬楼;老年人信息渠道不畅,他们只能一户一户敲门。
“本来不想告诉领导同事我血压高,大家都这么辛苦。”张诗浩隐瞒患有高血压等多种基础性疾病的事实,全力做好各项工作。“我看了一下她的手机,平均每天要接打电话两百多个,每天都得走三四万步。”李勇告诉记者。
“希望这段时间诗浩能够安心休息、早日康复,也希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在守护好鼓楼群众的同时,做好自身防护,注意休息。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克时艰!” 鼓楼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及社区防控组组长吴苏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