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 | 寒风中的温暖
“紧急通知:今晚机关人员全部进驻侯山窝社区和湖西社区配合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大家现在就到社区与组长联系!”3月28日晚9时16分,正躺在床上浏览着疫情信息的我,被工作群中的通知惊起。春寒料峭,窗外呼呼的风声,这天气安排核酸检测?就在这片刻犹豫间,群里“收到”的回复已经接起了长龙。换上厚厚的棉衣,戴上口罩,简单交代女儿几句,我就急匆匆开车出门,奔向离家不算太远的湖西社区。
到了湖西社区广场,灯光下等待核酸检测的居民们早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根据社区调度,我被安排进行信息录入工作,需要穿上防护服,帮助实施核酸检测采样的医生将居民身份信息扫描进数据库。没想到我也成了“大白”,心里有种莫名的兴奋。外科专用帽、N95口罩、防护服、鞋套、手套、面罩……当一件一件的防护工具被穿戴到身上时,我感到很激动,为自己能成为他人眼中的“大白”而自豪。

信息录入要用特定的手机登录指定平台,扫码开箱、选择社区检测点、扫试管码、扫身份证、录入手机号……工作人员讲述的步骤有点复杂,我几乎记不下来,但是居民们已排起了长队,必须硬着头皮上,干中学、学中干吧!
夜里的风越刮越大,好几次我们的检测指示牌被吹翻,连检测棚都差点被刮倒。我庆幸自己出来时穿了件棉袄,但膝盖和脚却冻得冰凉。突然,录入信息的手机好像死机了,无法正常录入信息了。我吓坏了,担心之前录入的检测信息会丢失,一时有些手足无措。由于我这边信息录入暂停了下来,有的居民开始抱怨:“这一队咋这么慢?”“咋不弄了啊?”“抓紧啊!”听着他们的埋怨,我心里很憋屈,但也不好解释什么,此刻的我深深体会到了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易,他们确实应该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好在问题不大,在医生指导下,手机重启后恢复了正常,检测继续开始。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已经是凌晨1时了。我脖子僵硬、腰酸痛、腿脚冰凉,戴着手套的手由于要经常用酒精消杀,也冰凉冰凉的。
这时,一位老奶奶走到面前,说了一句:“你们辛苦啦!”顿时让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我不禁感激地看着她,差点流下眼泪。“没事没事,我们都一样,你们夜里排队也很冷的。”我回复道。也许因为她的举动,后面过来的居民有的会说句“谢谢”,有的会说句“辛苦了”。在这个寒冷的春夜,一句普通的“谢谢”,带给我们的,却是如此真实的温暖和欣慰。
3月29日凌晨2时,检测工作终于告一段落。我脱下厚厚的防护服,虽然脸上被口罩勒出了印子,手被橡胶手套泡起了皮……而这一切,因老百姓口中的一声声“谢谢”而感到值得。我想,这就是作为党员先锋的自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