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近平书信选集》中汲取精神力量
近日,《习近平书信选集》第一卷在全国出版发行。这部书信选集选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同干部群众的书信共239封,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同各族各界干部群众、各国政党政要和各界人士的交往,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和工作动力,奋力谱写新时代精彩华章。
汲取书信中的殷切期许,筑牢政治忠诚的“压舱石”。“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从“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的方志敏,到“入党是一生最大的荣耀”的茅盾;从“舍身炸敌碉堡”的董存瑞,到“拼上老命也要改变兰考面貌”的焦裕禄……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始终怀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雄心,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永远对党忠诚。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党员干部要坚定政治信仰,擦亮对党忠诚的“底色”,忠诚捍卫“两个确立”、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觉加强理论修养,不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汲取书信中的厚重情怀,树好人民至上“风向标”。“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给陕西延川县梁家河村村民的复信》中有这么一句:“我一直惦记着村里的乡亲们”,字里行间饱含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员干部要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把“人民至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涵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把“小我”投入到“大我”之中,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做的好不好的标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汲取书信中的浓厚情感,提振奋斗担当“精气神”。“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敢于担当、勇于直前、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百年风雨兼程,党的百年奋斗史告诉我们,幸福生活等不来、要不来,都是靠坚持不懈奋斗,踏踏实实干出来的。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党员干部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自觉保持“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的执着,提高应对重大挑战、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担当中历练、在拼搏中奋进、在尽责中成长,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仇振)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