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际行动彰显国企抗疫担当
|
本报记者 耿耘 通讯员 董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接到徐州市疫情防控2022年第12号通告后,市交控集团党委坚决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迅速就贯彻落实通告精神作出部署,以实际行动彰显国企担当。
成立应急队随时待命
市交控集团党委迅速出台《防疫管控方案》,织密疫情防控网,第一时间发出《党建引领担使命 防疫一线做先锋——致交控集团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一封信》,要求各级党组织提高政治站位,筑牢疫情防线,做到守土尽责。
同时,市交控集团党委每天召开疫情防控情况调度(视频)会,掌握各单位的防控措施、物资筹备、职工生活保障、人员异常情况排查等。为提高应急能力,分别成立了100人、200人和300人的三级应急响应“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随时待命。
从3月30日起,公交、出租、长途客运站暂停运营。停运不停工,公交、出租、客运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车场巡查制度,每天“一检查一通报”;做好停驶车辆机务状况监控、维护工作,确保车辆机务状况良好,随时准备复运。
“您好,请配合测体温并出示您的健康码、行程码和徐州健康宝。”3月31日上午8点,在徐州东站西广场地下停车场入口处,安保人员正在对进场人员依次检查。徐州东站东、西广场地下停车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这两处地下停车场严格执行测温、验码、通风、消毒、戴口罩、一米线等防疫措施,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防控措施落细落实
作为物资保供的重点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市交控集团所属徐州港务、诚意桥梁两家单位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严格履行管控要求,强化疫情防控措施落细落实。
交控港务、双楼港与属地政府做好沟通协调,港口作为民生物资运输单位,实行封闭管理,职工留守港口确保不间断生产。徐州港务成立疫情防控办公室和“党员突击队”,备足防疫、生产、生活物资;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阵地前移,冲在疫情防控和生产保供最前沿,敢于喊出“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跟我来”。双楼港安全技术党支部党员孙波主动要求留守港口值守,3月27日到现在一直奋战在一线,发挥他一专多能的特长,每天坚持做好各类报表统计和一线作业区替岗工作。孙波说,回不了小家,他守护了大家,他是一名党员,在这个特殊时期,组织上有需要,他就要站出来,保障运输。据统计,3月30日徐港集团共有267名党员奋战在岗位上,当天实现货物进港量4.09万吨、货物发运量3.18万吨、铁路进车698节。
诚意桥梁承担着徐明(徐州—明光)高速项目预制梁板供应任务,全体职工在厂区实行封闭作业,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生产加工任务。公司所有办公场所、生产厂房、生活区域加强防护,定期对员工体温测量、核酸检测,工作场所每天不低于3次消毒杀菌,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争做志愿服务排头兵
对居家办公的工作人员,市交控集团党委鼓励大家积极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和社区服务;广大党员干部、劳模标兵、“雷锋车队”队员带头参与。
3月29日晚上,市交控集团职工、199路线驾驶员王石龙刚下班到家,得知社区要开始全员核酸检测,他和妻子赶忙跑到黄桥社区主动请缨。“请大家排队做核酸,保持一米线距离。”“请大家提前准备好身份证。”……两人分工,一人协助维持现场秩序,一人帮助居民扫码登记,忙前忙后不知疲倦,转眼已是凌晨。3月30日早晨8点多,只睡了5个小时的王石龙又在三堡街道市场门口开启了新一天的志愿服务……据了解,王石龙目前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一直想为疫情防控做点什么,只要能帮上忙,再累心里也是暖暖的。
“请大家排好队,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提前打开健康码与行程码!”3月30日早上5点,金龙湖街道上山小区的核酸检测采样点,身穿防护服的贺成不停提醒着排队做采样的居民们。贺成今年57岁,是市交控集团停车科技公司的一名老职工,他主动联系社区申请做核酸检测志愿者,说除了单位值班以外的时间都能来。忙到8点钟,他脱下防护服,做好消毒,随后骑上自行车前往单位。
像王石龙、贺成这样的抗疫志愿者还有很多……市交控集团机关党支部王颖、季言伟、魏杰为社区居民做好体温测量和登记工作;市广弘公司党员张平在农贸市场出入口做好秩序引导;公交64路线驾驶员刘艳军为社区核酸检测采样队伍画标“1米线”;省厅“最美交通人”王艳、有着28年党龄的张艳秋也加入到防疫宣传工作中;市出租公司“雷锋车队”队员刘孝金、杜文超加入到义务献血队伍中;徐港集团李明帮助搬运防疫物资;市交控集团矿产有限公司吴刚,积极参与206国道路口防疫检测工作;汉源、万科天地、雁山、段庄等多个社区,都有市交控集团志愿者的身影。据初步统计,市交控集团疫情防控的志愿者达186人,他们是城市的最美逆行者,用责任彰显着交控集团的国企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