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坚守岗位为“大家”

2022-04-01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2-04-01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刘冰 摄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吴云 陆铭 刘淑婷 张雷

当前,有人居家办公,有人陪孩子上网课,有人趁机学习、充电,但还有一部分人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不平凡的坚守,保障着我们的正常生活,守护着城市的万家灯火。

在特殊的日子里,这座城市有许许多多个他们,全力以赴,坚守岗位,默默奉献——

8000多名环卫工人 用逆行保持城市清洁

3月30日下午2时,我市主城区及周边区域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动和活动首日,大街上车辆明显减少了很多,徐州苏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忠科和王卫军配合着在大润发超市附近的建国路段执行道路冲刷作业,驾驶员郭琦驾驶着清洗车缓慢行进着……

“是的,他们都是项目经理,但部分保洁员因为疫情防控原因无法及时到岗,所以我们公司所有管理人员都顶上去了,半天班也都改成一天班了。”在一旁指挥作业的徐州苏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房晓梅介绍。

不仅保证人员,还得保证质量。

李忠科、王卫军、郭琦三人组合3月30日凌晨3点上岗,截至下午2时已经驾驶8吨清洗车对辖区进行了15次冲刷。这样的组合有两组;除此之外,针对大型清洗车不方便驶入的小街巷以及公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该公司使用6辆容量1吨的小型清洗车进行循环冲刷作业。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加大机械化作业力度,如出动两辆垃圾收集车,全天候不停收集沿街垃圾;又如冲刷频次比以往至少多两遍,原来白天一、二级道路冲刷四遍、街巷两遍,现在则提高至六遍和四遍。”房晓梅说。

苏彭物业的保洁举措是我市主城区8000多名环卫工人用逆行为城市坚守的一个缩影。

为有效应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鼓楼区环卫处紧绷弦、满拉弓,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环卫防线”。鼓楼区环卫处进入疫情防控紧急状态,提升消杀等级,在作业过程中实行全环节、全流程、高标准消杀;采取机械、人工相结合的作业模式对主干道进行大面积消杀,同时对辖区876个果皮箱、138个公共自行车停车点、210个公交站点及周边等设施每4小时进行一次人工消杀;每日对公厕全方位每4小时进行一次消杀;做好日常生活垃圾收运工作的同时,推动隔离点、封控区、管控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工作。

泉山区环卫处在做好防疫物资储备、落实环卫设施消毒、严防生活垃圾清运环节二次污染工作的同时,建立每日健康检查制度,即环卫作业人员每日测量体温人数要达到100%,作业过程中必须佩戴口罩和手套等防护用品,作业时避免直接接触各类生活废弃物,加强防护工具替换消杀。设置防护点,即利用安康驿站、公共绿地设立防护点,目前已设立6处防护点,为环卫工人消毒作业服装、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人员体温检查。

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中心要求并敦促环卫市场化公司、生活垃圾处理厂务必做好个人防护、作业防护,确保作业安全;要建立环卫应急保障机制,加强生活垃圾收运处管理,确保责任范围内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不积存;生活垃圾焚烧厂、餐厨废弃物处理厂要加强生活垃圾处理环节的人员、作业防护以及作业场所消杀等工作,确保市区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的正常运转。

“90后”女物业经理 守好小区居民健康的大门

连续26个小时的高压工作,金龙湖街道翠湖社区绿地之窗五期物业经理赵婷疲惫不堪,记录居民信息的间隙,头一低就睡着了。身边的工作人员都不忍心叫醒她,“让她稍微休息一下吧,太辛苦了。”

赵婷忙碌了一夜在核酸检测现场打盹的场景,被同事拍下来,在朋友圈转发,很多人表示敬重又心疼。

32岁的赵婷是一名90后,她的身份不仅是物业经理,还是女儿、妻子和母亲。

3月28日,赵婷在工作岗位忙碌了一天后,下午5点下班,将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接回家,刚刚准备好晚饭,就接到要进行全民核酸检测的通知。她马上通知物业的员工一起回到小区,配合社区搬运物资,布置防疫点。

安顿好孩子,赵婷还没顾得上吃晚饭,就赶到小区跟同事一起忙了起来,清点分配物资、安排人员值守、维持秩序、录入核酸检测信息……作为物业经理,她需要协调好各个工作。直到次日早上8点,小区2000多位居民还没检测完。赵婷看到负责录入信息的两名员工累得脸色发黄,心疼不已。

“她们年龄比我还小,在家还是父母的宝贝呢!”赵婷说,当时来采样的居民也不多了,她当即让那两名员工回去休息,自己顶上了岗位。其实她同样也又累又乏,一周前她因伤做了手术刚刚出院。在等候居民前来检测的间隙,耳边似乎还能听到同事们在交流,但不知不觉就打了盹。当天一直忙到上午10点才结束工作,因为丈夫在外地工作,赵婷两个年幼的孩子第一次自己在家睡了一夜。

3月30日,第二轮核酸检测,赵婷将孩子交给婆婆照顾,清早5点半就赶到工作岗位,晚上八九点才到家,刚吃上晚饭,就又接到了第三轮核酸检测的通知……

赵婷同样是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在去年担任绿地之窗五期物业经理之前,她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工作简单轻松,从来没因加班熬过夜。这两年疫情反复,小区物业的工作量翻了一倍都不止。“最近几天我们20多名工作人员全部加班,一是配合好全民核酸检测采样;二是把好小区大门,出门必须提供‘三证’;三是做好小区内部的消杀。守护居民的健康安全,是我们物业人的责任。好在居民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有五六个志愿者主动报名来帮忙。”

外卖员 穿梭配送保障居家群众生活

3月30日,路上的人和车明显少了,但有一抹黄色、蓝色,和平日里车水马龙时一样,依然穿梭在城市中,不时掠过街角和路口。

他们是外卖员。

美团、饿了么、淘鲜达……在这安静中,他们坚守“疫”线,架起了居家群众与购物场所的桥梁。

“您好,您的外卖到了,现在疫情管控,请您下来取餐。”3月30日上午9点35分,“饿了么”配送员渐楠完成了第4单外卖配送。

“订单比往常少,因为部分区域管控,加上不少家庭买了一定的食材,会选择自己做饭,平时这个点运气好的话能接十几单呢。”停下车,渐楠整理了一下衣服。

在统一的蓝色制服上,渐楠的胸前贴了一张醒目的玫红色标签“个人采样证明,已完成核酸采样”。“昨天刚做的,首先是对自己负责,还有就是对客户负责,让他们拿的时候多一份安心。”渐楠边说边按了按标签上的胶纸。

尽管已经将防护做得全面,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这个一米八高的大男孩还是有些紧张,“担心,怎么能不担心,这两天爸妈不断打电话,反复叮嘱我注意防护。”说完他又下意识捏了捏鼻子上的口罩,“有些同事送餐时好好的,出的时候出不来了,因为小区突然封闭了,这时候我们作为外卖员心理压力还是蛮大的。”

“但是比起真正的一线人员,我们只是极为普通的角色。”渐楠笑了笑说,“作为一名市民,也想为自己的城市作些贡献。”

但他仍然表示,虽然配送员都已经做好了防护并在规定时间内做了核酸检测,但还是建议市民在特殊时期少点外卖,“外卖员行程轨迹的流动性大,接触人员多,不可控因素也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个体餐饮店铺的接单量在减少,超市的线上订单在增长。

3月30日上午10点,我市大润发超市(西关建国路店)的楼下,20余名骑手聚在“淘鲜达骑手停车区”,有序进行着订单分配、取货、送货。“基本都是吃的喝的,每单的平均购买量都比以前增多。”30岁的配送员小梅(化名)快速分拣着手中的商品,并打包放入自己的配送箱,“我能理解顾客的心情,这时候只想尽快把货物送到他们手上。”话音刚落,小梅便一骑绝尘地扬长而去。

据悉,这两天,大润发超市(西关建国路店)配送订单量翻了几倍。“平时这个点也就五六百单,现在已经接近1000单,预计今天订单量会超过3000单。”相关负责人称,为应对激增的订单,超市从凌晨3点便开始积极协调物资及人员,目前供货与配送人员数量都很充足。

供水人 尽心尽责确保供水安全

“我还能干得动,特别是在这关键时刻,更要顶得上,不能掉链子。”徐州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徐庄水厂生产二班班长王城,是一名老员工,距离退休还有1个月,但面对此轮疫情,他放弃了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个公休假,决定坚守到最后一刻,冲锋在生产一线。凭借着40多年的一线生产经验,王城根据水厂安全生产要求,重点强化全流程水质管控,加强进、出厂水水质检测,特别是余氯的检测,确保出厂水水质合格、达标。

近期,徐州首创水务迅速行动做好疫情防控,保障职工健康安全和供水生产稳定有序。

刘湾水厂工艺主管唐悦,她始终把水质安全放在首位,保持着满腔的工作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要从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她总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理。

她每天第一个到厂区进行巡视检查工作。确保将各工艺点巡视检查到位,严密监测各工艺点水质参数,密切关注水质变化,及时进行工艺调整。“供水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一定要按时按规开展班组级化验,尤其控制好出厂水余氯,严把水质质量关,保障供水水质安全就是保障千家万户。”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她经常这样提醒各个班组。

唐悦还负责协调水厂生产运行所需药剂供应,这是保障水厂正常生产的关键,也是生产过程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她每天仔细盘点药剂库存量,与药剂供应商进行沟通,规定送货时间、送货路线、消毒区域等,合理调配药剂供应,有效地保障了供水稳定。

在客户服务中心,蓝帽子便民服务队是首创水务的党建品牌,他们24小时应急待命,随时为困难群众解决用水问题。

为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用水安全,营业厅服务暂停营业期间,用户可以登录“徐州首创水务服务号”,办理水费查询 、水费预存、缴费、户号绑定、账单电子发票打印、自助复水、报修报漏等业务。徐州首创水务热线电话83707666全天24小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