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静城 战“疫” 勠力同心向春行

2022-03-31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薛鹏
2022-03-31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七里沟社区团支部书记陈琦在接受居民咨询。
王娟的丈夫丁保军和儿子丁浩然在社区做志愿者。
铜建社区王娟在疫情防控一线。

文/本报记者 李昌海 李姗 胡明慧 宋新 陈茜 颜子舒 图/本报记者 许晨

这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徐州城区一夜之间安静了许多。居家办公、在主城区及周边区域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动和活动,压紧压实各项社会面防控措施,织密扎牢疫情防控网。徐州,正在形成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全力应对这场严峻复杂的挑战。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面对这一轮的抗疫大战,全市上下付出了巨大努力。流调、筛查、检测、保供……每一寸精致岁月的背后,都有人在付出汗水与坚守。志愿者、网格员、社区党员干部……基层干部的身影在抗疫一线无处不在。

他们是青年,用青春的力量战“疫”;

他们是家庭的顶梁柱,一手拉着家人,一手托着责任;

他们是最普通的基层干部,在社会最需要的时候,用行动展现真正的担当。

城市虽然暂缓了脚步,但许许多多奋战在一线的人们正在用自己的力量来守护这座城市,努力把生活的魔方拧回原位。

青年之担当,以“毅”战胜疫

汉王镇90后变身抗疫一线“四大员”

“我那么年轻,又是党员,忙点累点怕啥,非常时期为乡亲做些事情,不是应该的吗?”面对心疼自己的父母,陈家伟只用短短几句话安慰二老,便戴上口罩匆匆出门。

初春的清晨,天刚蒙蒙亮,凉风丝丝袭来。铜山区汉王镇赵山村防疫卡口,赵山村村民委员会委员陈家伟就开始杀菌、消毒、翻看信息登记情况,忙得像个陀螺一样的他,身上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他凭着年轻人的一腔热血主动申请担当村里疫情消杀和值班卡点工作人员,既当疫情防控小喇叭、“无情”黑脸守门员,又当勤快跑腿代购员、暖心心理疏导员……

他是疫情防控宣传员。“汉王人要记好,这些知识不能少。冠状病毒不可怕,就怕人们不听话。只要听话待在家,我们一定打败它……”为了普及使疫情防控知识,每日8点,陈家伟准时开启村广播大喇叭播放宣传音频,利用微信群转发防疫小常识及疫情防控最新通报。有时候他手持小喇叭在村里一遍又一遍播放着这略土又温馨的防疫顺口溜,看到路口有聚集扎堆情况及时规劝。

他是“无情”黑脸守门员。赵山村疫情防控卡口,桌凳一套、手套一双、口罩一副、消杀液一壶……陈家伟再次上岗。赵山村有实际居住村民4000余人,人员流动性大,村民开始总是找各种理由套近乎或者发脾气想进出自由。陈家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坚守自己的“三个一律”:非本村村民一律劝返,本村村民无故外出的一律劝回,政策允许出村的返回村里时一律严格消毒测温。此时他变身“无情”黑脸守门员,把自己变成了挡在群众和病毒之间的一张“安全网”。

他是勤劳跑腿代购员。“家伟,帮我买一袋挂面和一瓶洗衣液”“我要1瓶酱油、1袋大米……”这边,陈家伟又变身“跑腿代购员”,为群众送去生活所需物资。陈家伟说,村民都很配合我们的工作,居家隔离不出家门,但是购买日常必需品这个事我们得解决,这样他们才能安心在家隔离,我们每天晚上通过微信或者电话统计好所需物品,第二天集中到超市采购,最后将代买的食物和生活用品统一消毒过后交到村民手中,这样不仅村民心安,也极大程度地减少了人员流动。

他是暖心心理疏导员。“你们家有外地返乡人员,这是告知书和隔离单,希望你们能配合我们的工作,有任何困难随时联系我们,我的手机24小时开着,村部24小时有人值班……”面对赵山村1队居家隔离人员,他化身心理疏导员,用细心和耐心去化解群众心里的情绪和焦虑。

赵山村党总支书记杨传玲说:“别看家伟年龄不大,但是他以身作则,疫情期间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哪里需要他,他二话不说就去干,绝不推迟拖延,这样的年轻人,好样的。”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汉王镇有这样一群90后年轻党员干部,早已摆脱稚嫩,勇于担当,接过大旗,逆风而行,用年轻的肩膀扛起社会责任,为疫情防控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安全之守护,以“役”战胜疫

社区网格员当好一线“常驻军”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而网格员作为社区一线“常驻军”,担负着守护社区居民生命安全的重要责任。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泉山区七里沟街道七里沟社区团支部书记陈琦默默地坚守在一线,以战斗精神,当好疫情防控“多面手”,做好群众安全“守护人”。

陈琦主动全程参与到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承担起社区疫情的信息报送工作,做到第一时间知晓信息,第一时间传达信息。

“您好,我是七里沟社区工作人员,请问您是从连云港来徐的吗?”“您做过核酸检测吗?”这样的电话陈琦每天要拨出80多个。

七里沟社区位于新老城区接合部,辖区交通发达,有汽车南站、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新世纪装饰城等,人员流动性大。同时社区所辖的居民小区情况复杂,既有商品房小区,也有拆迁安置小区,还有位于市场内的居民住宅,甚至还有使用长达40年的老旧企业宿舍。

为了及时掌握各类小区的信息,陈琦每天加班加点,通过电话咨询、上门了解等方式,认真排查登记从外地返徐人员,积极走访排查辖区内的出租户信息。仔细查明是否有从外地、风险地区返徐人员,然后进行登记汇总,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对派出所推送的外地返徐人员信息进行一一核实。

在核实人员的信息同时,陈琦还要打电话落实提前预约做核酸人员是否按时去做了。有时需要核实的信息太多,她连午饭和晚饭都来不及吃。“要抓紧核实,现在疫情形势紧张,早核实完,早点对需要管控人员落实管控措施。”陈琦说,只有工作做得越早越细,疫情才能越早越快离去。

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需要上报的数字、信息越来越多,为了准确报送各类信息,特别是外地返徐人员的信息,陈琦经常将数据比对了一遍又一遍,繁琐细致的工作常常让她忙得抬不起头。今年以来,陈琦排查700余人(其中返徐人员400余人),实现报送及时、信息准确,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在排查信息的同时,陈琦还在所负责的网格积极做好防疫宣传,劝说引导居民少出门、不聚集。

“小陈,我们一家准备这两天从外地回徐州,现在徐州的防疫政策是不是从外地回来都需要报备?”这是彭城大院一位居民给陈琦打的电话;“小陈,这是我的信息,麻烦报备一下,谢谢!”这是梨园小区居民给陈琦发的微信。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有,作为社区网格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陈琦是居民最相信的人,每当这个时候,陈琦都会耐心地给居民解释当前的疫情防控要求,在居民与社区之间做好信息传输,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联系作用。

据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陈琦的孩子今年7岁,丈夫经常出差,每天繁重的工作使她无法很好地照顾孩子。可她宁愿舍小家也要顾大家,将孩子托付给公婆照料后,她每天坚守在社区一线。

家庭之担当,以“义”战胜疫

一家三口并肩,成为疫情“守门员”

3月30日凌晨5:20,铜沛街道铜建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王娟来到社区,为当天早上7点开始的全员核酸检测做准备。隔离服、棉签、试管……王娟按照物料表有条不紊地配备物资,送到她负责的外贸小区点位。

回到社区后,王娟接到辖区有密接、次密接人员信息,她抓紧联系居民了解具体行程,再将人员信息及时上传,联系救护车将密接人员送去隔离酒店;还有居民被赋了“黄码”,她又电话联系“黄码”居民,告诉居民怎么处理,再一一加上微信,方便及时沟通;永业世纪花园二期有位居民从上海回徐,她又紧急联系医务人员,上门做核酸;检测点位志愿者临时有紧急任务,再赶过去维护秩序……

“每天的事情太多了。” 王娟告诉记者,3月28日晚上,鼓楼区开始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作为工作人员,她坚守在一线,直至29日凌晨2点多才结束,回家睡了不到两个小时,凌晨5:30接着回到社区忙活。

“29日晚上十一点多,还在给密接人员确定隔离酒店,嗓子已经哑了,居民半夜打电话联系咨询报备是常态。”因为太累了,3月30日凌晨4:40的闹铃响得时间有点长,王娟硬撑着起床关闭闹铃。两岁的女儿听见响动后,也跟着坐了以来。王娟又把婆婆喊过来哄孩子,洗漱好后,凌晨五点,从华美生态园的家里骑电动车去社区。

“实在是太忙了,没时间照顾家,幸亏家人都很支持工作。”王娟的丈夫是铁路系统职工,不能每天回家。两个孩子,老大上初一,老二两岁,很多时间都是公婆帮忙照看。“我每天早出晚归的,公公婆婆没有一句怨言,两位老人特别理解我的工作,他们说抗击疫情,社区的工作人员应该站在最前线,他们帮忙照顾好家,也算是给疫情防控出力了。”

王娟的丈夫丁保军不但支持她的工作,在休息的时候,还带着上初一的儿子丁浩然一起在社区当志愿者,“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又是一名党员,在需要的时候,我一定会尽自己的努力去付出。”了解到社区志愿者人手不足后,丁保军就带着儿子一起报了名,在永业世纪花园二期小区给进出居民测“两码”,宣传疫情防控举措……

丁浩然虽然只上初一,但对于当疫情防控志愿者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去小区‘守好门’,为防控疫情做点事情,比在家里玩游戏、刷小视频有意义得多。”丁浩然主动要求利用不上课的时间和爸爸一起去值守。

采访的时候,王娟说了好几次,她们家没有什么特殊的,一线的工作人员都是这样不分白天黑夜地加班加点,别的同事的家属也有跟着一起在社区进行疫情防控的,也有在家做好后勤保障的。

如王娟所说,记者在核酸检测现场看到了铜建社区党委书记薛梅和她的丈夫李合群,正扛着大件的物资朝车上搬,“社区里都是女同志,正好他有时间,就过来一起干活了,平时社区有啥事,只要有时间,家人都会过来帮忙的。”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正是这些一线工作人员的坚守、一线工作人员家人的支持,筑成了“抗疫长城”,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披星戴月、劳累奔波守护着我们的城市,守护着居民的健康。

便民之服务,以“益”战胜疫

云龙区商务局抗疫保供两不误

商超、市场、奶茶店、餐厅(馆)、咖啡馆、酒吧、茶座、小超市(便利店)、加油站……在云龙区商务领域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活跃着许多冲锋在前的基层抗疫干部职工的身影,面对疫情,他们负责任、敢担当,身体力行,开展公益便民服务,留下一个个动人瞬间。

“米面油、肉蛋奶、蔬菜等必需品的供货渠道必须畅通,在供应充足的同时保持价格平稳。”3月30日一早,为做好疫情防控和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云龙区商务局的工作人员们来到了华润苏果新淮店等应急保供基地现场。

“你们每天的消毒工作是怎么做的?”“老百姓必需的生活物资储备情况如何?”在保供超市,云龙区商务局工作人员严格落实防疫举措,做好商品进货索证索票、食品安全检查及有效期管理等工作。

“从3月28日晚上开始,前来超市进行采购的居民就明显增加。我们也组织辖区超市响应号召,加大对蔬菜、肉品、蛋品等生鲜商品以及民生用品、消毒用品的备货量。”云龙区商务局局长王露萍说,“我们同时组织超市对封控小区进行应急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为了保证安全,这些物资必须经过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志愿者,点对点配送到每家每户。”

“没想到网上买东西这么方便。”家住东方美地小区的张女士在朋友圈晒着刚从家家悦徐州庆丰路店的线上渠道购买的24件货品。据了解,云龙区商务局在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的同时,正积极推动线上销售,确保居民购买渠道畅通。

为了解决重点保供超市之外的商超工作人员出行难问题,云龙区商务局工作人员也在紧锣密鼓派发云龙区生活必需品保供职工通行证。工作人员赵敏告诉记者:“通行证上都是有严格代码和号码的,以便追溯查询。”

“到了商场门口才发现自己突然变成‘黄码’人员了,本来想去里面的超市买菜,也成了大问题。”住在紫金东郡的白先生向正在新淮中心巡查的云龙区商务局工作人员求助。面对这一突发情况,云龙区商务局工作人员及时协调华润苏果新淮店超市工作人员,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白先生及时拿到了需要的菜品。

记者了解到,为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云龙区商务局迅速号召,3月28日当晚,云龙区商务局第一时间组织全体人员赶赴段山社区2个核酸检测点,协助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接连奋战13小时,及时、顺利护航首轮核酸采样工作。“谢谢,谢谢,让我能提前做核酸。”段山社区一位腿脚不方便的七旬老大妈在云龙区商务局党员志愿者魏贤斌搀扶下,边走边感谢。据魏贤斌介绍,他们专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设置了爱心检测通道。

“小朋友,不要害怕,叔叔阿姨都在旁边陪着你。”3月29日凌晨,核酸检测现场,云龙区商务局的工作人员正安抚深夜前来做核酸的小朋友。此外,为减少核酸采样人员聚集,商务局工作人员秒变“宣传员”,耐心提醒村民保持一米间隔。

外地货车司机及驾乘人员管控、市场保供、防疫宣传、核酸采样护航……3月30日,云龙区商务局的工作人员从早上五六点钟开始忙碌,“一天步数超过两万步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