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让“我为群众办实事”蔚然成风

2022-03-28  来源:  编辑:崔东宁
2022-03-28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意见》提出要着眼强化宗旨意识,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级党员干部应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腔热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让我为群众办实事蔚然成风。

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摆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我们看到各地正在开展敲门行动,在摸排信息的同时,温暖关心群众衣食住行存在的困难,并耐心细致答疑释惑,收集意见建议,切实把安全留在了门内,把温暖留在了心间。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抓好民生各级党员干部应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常进群众门,会排群众忧,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真正把民生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始终把千家万户的事放在心头。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群众身边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如果处置不及时、解决不到位,群众必然心生怨言,久而久之就会侵蚀党群干群关系。这就要求党员干部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社情民意,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无锡市采取四六加评估工作法,打开门听民意,把阅卷权交给群众。南京市通过开展走访调研、领办督办、媒体监督、动态管理,形成基层群众出题目、党员干部做答卷、办理过程群众监督、结果成效群众评判的工作格局。徐州市贾汪区用活十必联工作法,让志愿者成为群众身边的管家,有求必应,有事必到。这些贴心暖心的惠民举措,都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员干部时刻就在身边,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怀。

始终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根本。做好群众工作,办好民生实事,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根本。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遇到问题不遮掩、不绕道,带着闭环思维,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盐城市实施12345“一哨联办工作机制,及时感知、精准解决群众所需。苏州市姑苏区建立社情民意联系日工作制度,最大限度为群众排忧解难。邳州市开展争当三问公仆、争做四有典型主题实践,抓住小切口里的大民生,让群众得实惠、更幸福。正是通过这些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招实策,把每一个问题摸清楚、查明白,抓到底、办到位,彰显了民生温度,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点赞(晓晨)


编辑:崔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