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涓滴在心 共护生命之源

2022-03-24  来源:  编辑:李璐
2022-03-24  

今年322日,是第30世界水日32228日是第35中国水周 水连千万家,涓滴在心头。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水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好,直接关系到小康路上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坚持因地制宜,提升供水保障能力。从西北荒漠到西南山区,水资源的匮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发突出。人多水少水资源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等问题迫在眉睫,是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引水工程,如南水北调、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等丰水区与缺水区联通互补,有效弥补了水资源匮乏地区经济发展的困境,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加强水资源综合性统筹规划管理实现人水和谐共存,进一步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健全节水制度,提升水资源利用能力。随着现代社会农工业用水加剧、城市化快速发展,对有限的水资源需求更加旺盛,竞争性不合理的利用开发,进一步导致水资源短缺。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近年来,我国不断发展农田水利技术,引导农业生产逐渐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全面推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引导居民合理用水、节约用水……通过这些举措,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节约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模式,促进全体公民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弘扬节约用水的美德,提高全社会水资源利用率,使节约用水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

建立刚性约束,强化用水总量管控。据统计,由于人类活动导致世界范围内有限的可用淡水资源越发稀少,而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保护和更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是目前一项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要坚持人口经济与水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原则,不断健全水资源管控指标,加强取用水动态监管,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确保资源高效利用,缓解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水是万物生长之源,用水更是涉及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消除水龙头上的浪费”做起,不弃微末,不舍寸功,积极争做生命之源的守护者,为建设和谐、美丽、绿色的中国贡献力量!(刘芷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