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奋力开创徐州地下水管理保护新局面

2022-03-22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薛鹏
2022-03-22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州市水务局局长、党委书记 杨勇

今天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的开始。今年联合国确定“世界水日”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国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地下水具有鲜明的资源属性和生态功能,是重要水资源战略储备,对于保障徐州城乡供水、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我市地处沂沭泗流域中下游,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5亿立方米,人均量394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正常年份缺水约10亿立方米以上,是我国4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因此,地下水曾经一度是我市供水的主要水源,但随着过量开采,地下水位持续大幅下降,形成降落漏斗,影响生态环境,2013年我市4处881平方公里被省划为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匮乏成为当时制约我市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重要瓶颈,保护地下水资源,遏制地下水超采迫在眉睫。

“一降三升”

全面压采地下水取得新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地下水问题作出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强调确保地下水质量和可持续利用是重大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工作,尤其是近年来我市严格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积极开展地下水压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地下水开采量大幅下降。2014年至2020年,全市累计封井1469眼,压采量约1.98亿吨,地下水年开采量由2013年6.75亿吨降至2020年2.65亿吨,降幅达61%,超额完成省定压采任务。二是地下水位普遍回升。通过持续压采,全市平均水位埋深上升了3.27米,其中市区两处超采区水位埋深已回升至正常水平。三是非常规水源利用水平提升。建立完善非常规水源利用激励政策,积极推进再生水、雨水等替代水源建设,持续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力度,打造出“火电厂工业用水为主,沿线灌区农业灌溉与沿线景观、保洁用水为辅”等再生水利用新模式。四是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扩升。有效助推了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构筑起“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大供水格局,地下水转为补充性应急性备用战略水源。

多措并举

全面压采地下水积累新经验

实践过程中我市始终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切实抓紧抓实抓细地下水压采各项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坚持法规引领。出台《徐州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出台《徐州市城乡供水条例》,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出台《徐州市节约用水条例》,全面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二是坚持统筹谋划。制订压采方案,细化压采计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强化调度,合力推进。积极对接各压采井单位,科学研究替代水源方案,确保“水到井封”。三是坚持同步建设。通过实施南水北调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地表水源地、水厂、管网等建设,累计建成各类地表水厂12座,地表水供水能力达到每天210万吨。推行非常规水和雨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30%的目标,2021年我市非常规水源和城市再生水利用量1.9亿立方米,其中再生水利用率达25.91%。四是坚持监督考核。将地下水管理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体系,实行地下水开采总量和水位埋深禁采红线、限采黄线控制,建立封井信息系统,规范封井流程,强化省、市联合验收,确保压采工作落到实处。

踔厉笃行

奋力开创徐州地下水管理保护新局面

去年12月1日,我国首部地下水管理行政法规——《地下水管理条例》施行,今年我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也将完成修正,要切实强化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不断提升全市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水平。一要在强化思想认识上下功夫。充分认识地下水管理保护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树牢正确发展观、政绩观,全面加强地下水管理保护工作,大力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地下水管理各项工作,将节水护水变成社会自觉行动。二要在强化规划牵引上下功夫。全面落实“四水四定”,严格实施“十四五”水资源管理保护规划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加快编制徐州市地下水保护规划,精准科学制订实施方案,以切实管用的规划推动取用水方式转变。三要在强化系统治理上下功夫。统筹各方力量,凝聚工作合力,全力搭建齐抓共管治水格局。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地下水管理保护,严控地下水开发强度,压减地下水开采量,多渠道增加水源补给,进一步涵养地下水生态,不断强化农业、工业和城镇节水,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四要在强化监督执法上下功夫。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水资源智慧管理能力,推动地下水管理保护法治化和规范化。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有效构建责任明确、管理到位、奖惩分明的定责、履责、督责、问责体系,切实汇聚起水资源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的强大动能,有力助推徐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