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冬奥盛会 再写时代辉煌
3月13日晚,随着冬残奥圣火的熄灭,为期近40天的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残疾人奥运会圆满落下帷幕。历史会镌刻下这一笔,世界将对中国道路有全新的认识。在此期间,各国运动健儿欢聚北京、共赴冰雪之约,谱写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同时也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向世界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国家形象。
北京冬奥圣火点燃了华夏儿女的自豪感。百年冬奥一日梦圆,可以说,世界第一个“双奥之城”的铸就,本身就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24节气,展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华夏文明,展现了四大文明古国的顽强生机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冬奥赛场上9金4银2铜共15枚奖牌的好成绩,让中国位列金牌榜第三名的位置;冬残奥历经9个比赛日的拼搏,中国代表团取得18金20银23铜共61枚奖牌的佳绩,历史上首次位列冬残奥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的双榜首。一次次国歌的奏响,一面面五星红旗的升起,昔日的“东亚病夫”如今已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由衷称赞:“这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的如期举办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携手“冬奥之约”,实现“中国之诺”,心怀“国之大者”。以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全面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中国以美轮美奂的身姿向世界诠释“大国担当”。奥运圣火并没有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而熄灭,在百年未遇的大疫之下办大赛,北京冬奥筹办工作不断、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部兑现。在党的领导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里,中国让全世界的体育爱好者感受到奥运的温暖和力量。绿色办奥,更是一种大国担当,尽显大国风范。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场馆建设全面满足绿色建筑标准,赛事举办期间基本实现清洁能源供应。北京申办冬奥的三大理念是“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冬奥会场馆在赛后将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北京冬奥会的胜利闭幕昭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冬奥会虽然比的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但赛的却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场馆建设与维护、赛会服务与保障、赛事战绩与报道、突发事件处置与应对等等,无不体现着国家的强大,彰显着民族的精神。北京冬奥会让我们在感受赛会精彩盛况的同时,也由衷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团结奋进而自豪。在这场体育盛宴中,在这样的国力展示下,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崛起之路的光明,复兴之路的前进方向,心中涌动的爱国情就像开幕式上奔流而下的黄河水一样汹涌、磅礴且澎湃。历时6年的精心筹备与努力,中国秉承着“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为北京冬奥注入科技创新、绿色生态、人文发展等更多新元素。秉持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践行“更团结”的理念,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汇聚团结奋斗、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不懈努力,我们必将共同见证一个新的伟大时刻,创造属于中华民族的新荣光。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北京冬奥会虽然已经结束,但由此而展示的各项成果必将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让我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中华之崛起“一起向未来”!(赵鹏)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