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基层企业 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 樊海涛 通讯员 王俊 尹成振)3月10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离退休专业技术专家赴铜山区棠张镇,进园入企,开展“银发沐企”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基层和企业的欢迎。
铜山区棠张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总规划1.2万亩,立足现代农业发展,努力打造农民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基地包含农文(旅)融合馆、现代农业科技馆、亲子农事体验园、智能化种苗培育基地、“机器换人”示范基地、现代农业“三新”示范基地。
专家们在了解情况后与园区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建议园区要在精细管理、示范推广上多下功夫,不断挖掘提升园区的智慧信息功能和农耕文化涵养,不断融合“趣味与科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发展,打造出集公益性、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体化成效。
棠张镇是“中国蚕丝之乡”。作为该镇蚕桑产业的重要支撑企业,徐州光彩丝绵制品有限公司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蚕丝被生产技术,利用全过程无污染手工拉网,推出了品质优、纯天然、100%纯桑蚕的系列产品,创立了江苏省名优产品“黛梦雅”,产品热销20多个省市,并远销日本、欧美。专家们提出,要对蚕桑产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进一步融合,让现代工艺产品与历史人物事迹交相辉映。同时在更好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为解决农村秸秆、粪便和垃圾的环境污染及广大农民缺少优质燃料、有机肥料的难题,几年前市农业农村局退休技术专家联合高校组成科研团队,研究成功了秸秆粪便太阳能沼气循环利用技术,并于2018年在棠张村建成铜山区首家太阳能沼气循环利用示范工程。经过三年的使用,该工程收到了较好的示范效果,并实现了多项创新:创新设计了半干式秸秆太阳能沼气池、创新半干式沼气发酵和不产生沼液新技术、创新设计应用了太阳能增温和保温技术,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冬季因气温低而不能正常产气的问题,实现了秸秆、粪便的生态循环利用,创新了沼气规模生产和农户用气智能化管理的体制。在棠张村太阳能沼气站,专家们了解到该工程目前已不受大雪降温天气的影响,可正常向村内1000户居民全天候供应沼气。
在棠张村的示范带动下,目前全市已推广秸秆太阳能沼气站40多处。该项技术模式有力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年初被国家农业农村部门选入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