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融民族精神 合乡村风采

2022-03-12  来源:  编辑:哈晓蕊
2022-03-1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们要时刻牢记“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以更有力的措施推进乡村现代化发展。

绘就乡村新蓝图,以人为本是核心。“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上,要把农民放在乡村的核心位置去考虑,唯有留得住人,才能更好地推进乡村建设。要加强农村用水供电、网络物流等基础生活设施的建设,提升乡村居住环境,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要在医疗、教育、就业创业各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在改善“原住民”生活条件的基础上,“筑巢引凤”吸引人才回乡就业;要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大力培养农业人才,为乡村发展积蓄后备力量,从人才的引进培养、管理使用方面,配套制订完备健全的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以法制保障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开启乡村新征程,多元价值是关键。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既能育一方产业,也能养一方群众。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对林立的高楼早已“审美疲劳”,乡村田野的优美风景正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结合当地特色美景,积极利用网络宣传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等休闲产业,打造属于自己的乡村旅游品牌,营造良好的乡土文化氛围。加快乡村数字化建设和互联网发展,缩小城乡数字差距,紧跟时代潮流,打破老路子,发展新业态,开拓新渠道,通过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销售方式,解决农民在传统销售模式下“产的出,卖不出”的经济问题,为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担当乡村新使命,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各地特色产业,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三农”集聚,不断补齐短板、做长链条、推动融合,在广袤的大地上奏响农业农村现代化新乐章。要注重使用新技术提高农业产能和效率,形成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资源聚。农业发展得越好,农业链就越长;农业产能越多,带来的收益就越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形成“乡村农业经济正循环”,乡村振兴战略也才能拥有更充足的后劲动力。

大道至简,实干兴邦。脱贫摘帽并不是我们奋斗的终点,而是新生活、新目标的起点。当前,建设中国的艰巨任务仍在农村,解决三农问题也迫在眉睫,广大干部群众必须时刻牢记党中央的重要指示,一起打赢这场乡村振兴的攻坚仗,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件大事办好。(陈雪婷)

编辑: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