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沛县 > 正文

家庭农场春意浓

2022-03-11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王莉
2022-03-11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于珑

3月8日,随着一架无人机在沛县杨屯镇西仲山老村的“红忆甜”家庭农场腾空而起,屏幕里顿时呈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画卷——200多亩的十多处设施大棚相连,像一片蓝色的“棚海”,蔚为壮观。   

“‘黑球’,离远点!”大棚里,30岁的农场主饶亚东正在指导工人对车厘子树苗拉枝,一条小黑狗围着大家打转,听到指令立马趴下来。  
“拉枝就是拉开枝条角度或改变方向,主要用在直立枝、角度小的枝和长势较旺的或下垂的主枝或侧枝上。”饶亚东说,对于车厘子树拉枝不仅可以扩大树冠,还能促进树形形成,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

“‘黑球’3岁了,是从市场买来的,我俩形影不离!”饶亚东把众人带往梨树和苹果树设施大棚里,“黑球”在前面,跑快了会停下来等一等。  

小饶指导工人给车厘子树拉枝。本报记者 白雪 摄

“50亩车厘子、50亩梨、40亩桃,还有55亩莲藕和7亩苹果,都在6月以后长成上市,另外还有50亩的藕池鱼塘。”饶亚东说,农场春暖花开时,来拍照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水果采摘更是吸引了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夏季的藕池荷叶连天,撑着小船采摘着莲蓬,别具风情。每到节假日,亲朋好友聚会的、公司团建的,农场的独立灶台给大家带来无穷的欢乐。

小饶的家庭农场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散养一群鸡鹅,足够的活动空间有利于禽类的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他说,果园饲养环境比较舒适,禽类产蛋品质也较为优良,营养价值更为丰富。由于禽类的食草性,对杂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禽类的粪便含有果树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作为天然的肥料还田。

利用林下空间散养家禽。本报记者 白雪 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年仅30岁的饶亚东却有行了万里路而没能读万卷书的遗憾,但他对返乡投资创业充满信心。

父亲饶家文常年跑长途运输,饶亚东七八岁时就跟着父亲去过大江南北,增长了见识。高中毕业后,子承父业不仅干了货物运输,还在沛县跑过几条线路的中巴客运。

2019年后,他又在家乡开起了“红忆甜”家庭农场。农场总面积230亩,大棚种植、林下养殖、藕池、观光采摘等。农场预计丰产后年产水果30万公斤,接待游客5万人,年销售收入约2200余万元,安置邻近劳动力100多人。

饶亚东说,他的农场通过线上线下多元化经营,加强与超市、大型食堂对接,实行产品“职工直销,定点经营”,建立畅通的农产品销售网络,提高了经济效益。农场拓展网络销售,搭上互联网经济的快车,还通过微信、抖音网络平台的宣传,打响了农场和产品的知名度,销量随之翻倍。

“杨屯镇将能人回乡作为实施‘三乡工程’的核心和关键,在选好能人、用好能人、选好产业上下功夫,以能人回乡激活农村产业,小饶就是杨屯镇能人返乡的典范。”杨屯镇副镇长姜寒志说,今年小饶农场一期项目投入1200万元,二期打算再投入300万元扩大种植,把农场基地同附近的牡丹园、草莓采摘园融合互补,形成看牡丹、采草莓、摘水果、钓鱼乡村休闲旅游“一条龙”,做农旅结合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