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激发乡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

2022-03-10  来源:  编辑:李璐
2022-03-10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支撑点。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新创业实现增收致富的机会越来越多。目前,乡村特色富民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在提升村民收入、建设乡土文化聚集地、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方面成果显著。从实践来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激活村民创新创业热情,释放乡村家庭产业活力,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立足乡村多项资源禀赋,明确优势资源核心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清晰合理的乡村整体发展规划,对乡村家庭创业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在谋划村庄整体发展方向时,应依据乡村的资源禀赋,确定具有比较优势的乡村资源与家庭产业。这一过程需从乡村整体资源角度出发,系统梳理村庄现有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等资源禀赋,形成详细的资源清单,明确以优势资源为核心支撑的乡村整体产业发展方向,以此为基础引导乡村家庭将投入要素流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使得家庭产业与村庄整体发展相得益彰。

促进乡土文化发展需求,激活乡村经济品牌转化。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广大乡村既有中国文化的普遍共性,也有因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等不同而产生的各自文化特色。比如,依托乡村人文历史、工匠技艺等发展家庭休闲农业、家庭旅游服务业与乡村家庭文化产业。以手工技艺为例,让村民既有的手工技艺形成乡土品牌,是促进乡土技能更好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乡村家庭产业多元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现代设计融入乡村手工艺传承与发展,乡村手工艺品牌化建设渐有起色,但目前仍局限于非遗传统技艺,一些地方对村民生产生活型技能与兴趣爱好型技能的品牌转化关注不足,尚未有效激发更多村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对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路径引导。

加大企业驻村引领力度,搭建村级统筹协调平台。吸引企业驻村,有利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制约村民创新创业意愿向实际行动转化的瓶颈,往往是经营能力不足、成本压力较大、风险意识薄弱等。充分发挥企业人才、技术、市场、运营等资源优势,通过技能升级、综合培训、科技引入等方式手把手培养乡村创业能人、助力村民创新创业,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同时,创建村级统筹协调平台,是优化家庭产业经济软环境的必要举措。制定规范化发展的统一标准,实现对家庭产业内技术、服务、经营、卫生等运营内容的监督管理,并建立健全配套激励机制,有利于营造良性的乡村家庭产业竞争环境,避免同质化。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乡村环境与资源禀赋千差万别,村民生产生活方式也多元多样,蕴藏着发展的种种可能这是乡土中国的宝贵财富。面向未来,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构建政府牵头、企业助力、村民参与等相互协同的合作机制,才能更好激活村民创新创业热情,持续释放特色产业强村富民的红利不断激发乡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王惠)